2017-05-23 10:56:25 来源: 南通网
“希望能有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海洋科学事业中,承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21日,南通籍科学家崔维成在参加完江苏发展大会和紫金科技创新论坛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乡。在江海博览会暨首届通商大会会前,他专程带领南通航院的学子“走进深渊”,对大家寄予厚望。
崔维成,1963年出生于海门。他跟弟弟崔维兵,是当地著名的“小状元”。高中毕业时,他们先后被清华大学录取。1999年,崔维成入选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2002年他又被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党组调到702所,担任所长职务并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项目。
崔维成多次提到他的偶像张謇。“踏实、勤奋、胸怀高远,张謇身上的这种精神,是我追求的目标。”对于很多人来说,张謇是个实业家,但崔维成认为,张謇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崔维成出任“蛟龙”号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后,一心扑在“蛟龙”号研制工作上。2012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横空出世,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向7000米深海发起冲击。年届半百的崔维成成为首次下潜的三位试航员之一。
在“蛟龙”号创造新纪录后,崔维成内心的“南通性格”让他有了新打算。2013年,崔维成在上海海洋大学成立国内高校中首个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他立志研制中国第一艘11000米载人深潜器,并给这艘载人深潜器的母船命名为“张謇”号,意在传承张謇的精神。2016年12月,“张謇”号装载的11000米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下一步,到2020年,11000米载人潜水器将完成“地球深渊海沟之最”的终极挑战。
此次受邀参加大会,他感念颇深。对他来说,家乡是哺育自己的地方,对他的一生有深深的影响。他始终心系家乡,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南通的发展变化。
“南通近年来的发展一直较快,但现在也进入了新阶段,再用过去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或将遇到瓶颈,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找出新阶段的发展思路。”崔维成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积极贡献力量,为家乡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 张水兰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