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江海文化>> >> 正文

秋到博物苑

2020-11-27 10:41:00 来源: 南通网

□陈健全

那天,秋雨初霁,趁着黄花红叶的秋色,我们散步来到南通博物苑。

从三元桥西堍新开的东南门入苑,第一眼就是一棵树形潇洒的楝树。这种乡土树木,在城里好多年没遇着了。说起来,还是今年暮春的谷雨时节,在这里久别重逢,又见楝树花满地,让我做了一个久远的梦。春去秋来,而今落叶缤纷,但见一串串杏黄的楝树果,悬于枝头,随风摇曳,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容易勾起弹弓少年的往事。

一洗如碧的青松、桂树林过后,登过魁星亭,便是梧桐夹道的林间小道。因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吧,一路上,金黄的梧桐叶铺得满地都是。脚踏上去,沙沙地响。至于脚触地的感觉,恰似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所言“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刷——刷——”不几步,有园林工人在树影下扫着落叶。此情此景,倒也有如《故都的秋》之况味:“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苑中徐行,一排高大的黄金树(美国楸树)的叶子已落光了,徒留沧桑的身影。而秀骨清像的黄金槐,却没有屈服,金灿灿的每一片叶子都写满了暖金色的阳光。池边的乌桕秋叶深红,连同爬满树身的醉红色爬山虎一道,涨红了脸,渲染着一年“醉”美的高光时刻。鹅掌楸的一茎茎叶子,有棱有角,把鹅黄全抖了出来。坡上的古银杏到底老道,一派泰然,一树金甲就是一处风景,引得一众摄友狂拍撒欢。

谦亭外,梅园边,晚秋的三角枫、鸡爪槭烂如霞锦不说,一地落叶就惊艳了双眼:“多么像花地毯呀!”昨夜雨疏风骤,吹落枫叶无数,重重叠叠的红叶镶嵌在绿草地上,构成了天然的图画,直教人不忍落脚。

这画可谓工笔与写意的结合。每一片叶子的脉络,每一根青草的走势都清楚得不得了。但布局又是那么随兴,那么洒脱,简直如狂草一般。那长长的绿草如长发披纷,如乱针刺绣,有种野性的张力;而红叶轻飘漫撒,尽在有意无意间。但这原本天成之景,无论怎么看,却又有强烈的人工装饰之美,更兼雨露的浸润格外艳丽。见此,路过的游人流连徜徉,甚或捡起了红叶。想来,秋天之美,还是因为它沉淀、升华了大自然一年的色彩与情感。

南草坪,一个个香橼挂在树梢上,圆溜溜,黄澄澄的,好像一只只被点亮的小灯笼,簇拥在带刺的青枝绿叶间,养眼极了。依《本草纲目》说,香橼即佛手柑,干可入药。去年春,博物苑举办的“香约盛世——中国传统香文化特展”,香料之中,除了沉檀龙麝等等,就不乏香橼的芳影。“书斋清供,香橼是尚。”季羡林先生说它是“半黄半绿,黄绿相间,耀目争辉。每当夜深人静,我坐下来看点什么写点什么的时候,它就在灯光下闪着淡淡的光芒,散发出一阵阵的暗香。”其实,不必说看点什么写点什么的时候,这种清幽馨逸的暗香早已成了我心底的沉香。盖从记事起,但凡月白风清的中秋那天起,妈妈少不了置四个香橼于条几上的白瓷盘中。经秋入冬,看着它们由青转黄,不仅香气更盛,而且清寒的日子似也增添一点明黄的亮色。几十年了,人生易老天难老,老家的这一习惯与端午挂艾、春节插蜡梅、天竹一样,却从未变化过。而我,则在步入中年之后,每年秋来,喜欢摆放一两个在书架上,好看之外,觉得那熟悉的味道让人闻起放松。

往前走,一丛橘子树边,眼尖的妻子惊奇发现一棵山楂树。还别说,山楂片、冰糖葫芦、果丹皮都吃过,乃至《山楂树之恋》的电影也看过,这山楂树可真是人生初见。晃悠枝头的红果子,忍不住摘了一颗,尝了一口,虽说甜中还很带酸涩,但联想起山楂树的隐喻,不禁莞尔。

就在旁边,除了杨梅、核桃树,还有一棵板栗树,栗簇成球,毛茸茸的,像个嫩绿的小刺猬。“秋林栗更肥。”犹记前年秋于瑶里梅岭,观罢瀑布,天色向晚,山色苍然,路上偶遇山村人家在栗树下捡着,拨开果苞,就是一颗挨着一颗棕红油亮的栗子,紫檀珠子似的。正在好奇间,山雨忽来,凉风扑身,好客的山民邀我们进屋围炉而坐,吃烤栗,喝“瑶红”。那松甜的栗香,甘醇的茶香,以及温热、质朴的烟火气息,让我铭感于心。又到糖炒栗子的时节,对着这怦然心动的毛栗子,不禁生发深秋里的袅袅暖意。

此外,药坛中的石榴、枸杞、接骨草,路边的火棘(又名救军粮)、无刺枸骨、重阳木等等,随着秋意正浓,果实已成鲜艳的火红。不时,有鸟雀闹枝,争相啄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果实,无疑成了鸟儿们的口粮。

过了国秀亭,竹林边,叽叽喳喳的鸟雀声中,抬头一看,原来有一棵柿子树。湛蓝的天空下,疏朗的枝头红柿几枚,平添了几许生趣,颇像齐白石大师的一幅小品。想必是老家的院子也曾有过两棵柿子树吧,我一直对柿子情有独钟,还写过一篇《思柿》的小文。在这里静静相对,又想起诗人海子写过一首名为《昌平的柿子树》的诗,诗中写道:“在镇子边的小村庄,有两棵秋天的柿子树,柿子树下,不是我的家,秋之树,枝叶稀疏的秋之树”。昌平的柿子树是多,去秋在昌平百善镇沙河校区研修,校园里即有丹柿嫣红,令人遐思。柿子树大概是最能表现秋天的一种树了,霜降之后,柿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其他的好多树木已经落叶,略显苍凉,但柿子树依然焕发着生机。

又经濠南别业,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门前,百年紫藤葱茏依旧,只是一串串的结荚渐已紫黑油亮,好似一挂挂的皂荚。上阳台,登高一览,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苑中仿佛开始燃烧,红得热烈,紫得氤氲,黄得炫目,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不啻一幅绚烂若锦的油画。一年好景君须记,我想,以“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年我言秋日胜春朝”来感言,当契合不过吧。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