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防灾减灾,筑稳美好生活的底线

2021

10-13

10:51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今天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就做好2021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印发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全面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防范工作,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扎实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5大风险首次全部为环境风险,极端天气事件(高温、洪灾、暴雨等)发生概率最高、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失败的后果最为严重。今年夏秋,从河南到山西,数场暴雨让人们再次见识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还是数字更有发言权:今年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494万人次受灾,792人死亡失踪,526.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5.7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2864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虽然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下降,但是,加强灾害治理能力建设仍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打破坛坛罐罐、突破条条框框,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救灾减灾体制优势不断彰显。2018年4月16日,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体制机制及时转身,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有效发挥,各有关部门专业优势充分体现。一方面是信息化防灾减灾效果明显。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累计接收自然灾害灾情8.2万条,较近5年均值增加23.4%,灾情报送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全民化防灾减灾可圈可点。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科学应急能力,在神州大地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信息共享、群防群治,有效预警、统筹协调——这是国泰民安的康庄大道,亦是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防灾减灾,就是筑稳美好生活的底线。“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于此而言,强化硬件建设、升级软件系统、提升全民意识,进而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这是大国常安的前提与根基。

(邓海建)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