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构建全链条反诈管控新格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昨起施行,对电信经营者及金融机构提出明确责任及要求

2022

12-02

09:46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昨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对电信经营者、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提出了明确的反诈责任及要求,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与传统诈骗不同,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并不与受骗者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电信网络手段与受骗者远程交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从而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存在侦破难、取证难、资金查控难的困境,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紧急止付或账户冻结,被害人的损失很难挽回。
  “以往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立法规定较为分散,且对犯罪行为精准打击不足。”业内专家表示,此外,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不能仅立足于事后打击惩治,更应重视源头预防,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应运而生。
  那么,作为一次专门的立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电信、金融行业产生哪些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面临哪些挑战?针对电信业务经营者,《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当重新进行实名核验,根据风险等级采取有区别的、相应的核验措施;要建立物联网卡用户风险评估制度,评估未通过的不得向其销售物联网卡;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限定物联网卡开通功能、使用场景和适用设备。
  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环,诈骗方式无论如何更新,账户开立及资金转移的环节难免要涉及金融机构。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是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的重要执行者。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提出了加强开户核验、企业信息共享、交易异常监测等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各项工作中将能规范权责、“有法可依”,从而在防控非法资金转移中更好地起到“过滤器”和“安全阀”的作用,去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实际上,银行业开展反诈工作由来已久。近年来,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南通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以及全市各金融机构,共同构建全链条账户管理防控体系,强化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账户风险防控,形成常态化的反诈格局。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成功堵截疑似诈骗案例300多起。
  “反诈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践行的社会责任。”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表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金融机构开展反诈风控工作进一步提供了法律遵循,同时也明确了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对银行反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接下来将按照要求持续健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张水兰 顾凌

[编辑: 奚柯柯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