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打捞历史深处的“时空胶囊”

2023

02-15

10:08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张坚

近日,崇川区顺堤河地块明清时期水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验收,此次考古发现了明代水闸遗迹石构件和一艘清代早期平地沙船,被专家认为具有重要价值。

这次考古取得的成果,是南通江海文化的又一次宝贵见证。自青墩遗址探寻出江海文明的曙光之后,近年来,江海大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下宝藏“重见天日”。2018年,位于如东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的发掘,锁定了南通迄今为止最关键的海丝遗产点,也印证了日本圆仁法师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的真实性,南通得以跻身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盟城市之列。在全市首批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十八里河口,早年出土的五代徐夫人墓碑,一篇墓志铭可谓价值连城,破解了古通州建城前历史、古运盐河漕运等千古之谜。这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明代水闸遗址和清代古船,是近年来南通乃至江苏地区同类遗存的一次重要发现,对长江江岸历史变迁、保坍治水、江河航运史和古船结构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深度开掘江海文化找到了新的着力点。

这次考古发现的文物,为南通沙船文化研究找到实证。沙船为我国古代四大船种之一,它是为适应长江口多沙平缓水域特点而诞生的“江海之舟”。在上海市的市徽上,沙船造型占据了显要位置,这是因为从古代到近代,沙船为上海的航运及城市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以前没有完整实船存世而令人神往。去年11月,上海崇明出水了清代同治年间的大型沙船“长江口2号”,被学界赞誉为从历史深处“重新归来”的瑰宝。据本地文史专家研究,南通因其江海之交的区位和特殊自然地理面貌,不仅很早就有航海活动,而且还是沙船的发源地之一。通州、海门沿海一带产生了航海技术高超的船工和具有冒险精神和商业头脑的船户。这些南通的“弄潮儿”陆续来到沙船业的母港和中心——太仓和上海,承揽海运、冒险奋斗,逐步壮大起来,并在清中前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通海帮”。由于南通地方史料中缺乏“通海帮”的记载,也因为缺少古代沙船的实物佐证,作为最早走出南通并名噪一时的“通商”“通海帮”如同废弃的沙船,湮没在历史的海洋中。在重新探寻“通海帮”及南通沙船史的历程中,需要找到更多的实物来作支撑。此次出土的沙船,尽管不是用于海运的沙船,在规模上也无法与“长江口2号”相比,但为我们提供了完好的清代早期平地沙船实物,为南通沙船及江河航运的研究提供了实证。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这次明代水闸和清代沙船的发现,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文化内涵,为南通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历史底蕴。


[编辑: 俞鑫城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