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让科学家精神在薪火相传中更加熠熠生辉

2023

03-25

10:33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近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这十年,一个个关键核心被攻克,一个个发展难题被破解,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锤炼形成了中国科学家独有的精神品质——科学家精神。这种精神使得我们伟大的祖国历沧桑而不衰,经磨难而愈强,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不管是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的科学家,还是屠呦呦、钟南山、陈薇、张伯礼等当代科学家,都始终秉承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道理。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他们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去工作,矢志报国、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为国尽责,都是其中最深沉的底色、最动人的光彩。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将实现个人科学抱负的“小我”融汇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志”,以科学家精神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担当作为,再攀科技高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经常告诫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过去五年,无论是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还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然而这些,远远不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们要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新形势下更需要继续发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奋勇争先,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是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的。袁隆平裤管沾满泥水,成功培育高产杂交稻,重重稻浪筑起粮食安全根基;农家出身的舒红兵院士,从事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及炎癌转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三十多年,在天然免疫领域创新不息,立下一个又一个“中国里程碑”……前路越是难行,越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惟有坚持不懈、苦战实干,方能达到目标、赢得未来。

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展望未来,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被寄予厚望,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归国科学家精神,向青少年讲好归国科学家故事、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只有尊敬科学家,让科学家精神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才能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只有言传身教,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才能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从而凝聚起人才强国的磅礴伟力。

时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脉相承。当下,让科学家精神点燃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之灯、信念之光、科学之火种,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更大崭新的贡献。(江枫)


[编辑: 俞鑫城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