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江苏海门:打造“东部粮仓” 建设和美乡村

2023

09-10

15:27

来源

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

近日,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通过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答辩,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全面推进,重点工作全面铺开。

今年2月,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海门调研高标准农田建设时评价,从悦来“可以看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步形态”;7月,中央主题教育第六指导组组长杜家毫在实地调研时评价,海门悦来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案例”。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是海门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举措。作为海门农业大镇,悦来镇将“百千工程”作为建设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抓手、龙头工作和牵引工程。

全面系统推进 打造“东部粮仓”

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海门区悦来镇以建设“东部粮仓”为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合作农场建设为载体,闯出一条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目前,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框架正在加速构建,全镇10.5万亩耕地面积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其中10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75%。近年来,建成25家新型合作农场,稻麦轮作耕地面积1.4万亩,实现了“吨粮田”的目标。

在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发展的同时,海门区悦来镇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引进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加强与大学院所“联姻”,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安庄村的“普农农业”建成了200亩高品质种苗基地,去年基地实现应税销售2000万元,带动农业打工的工资性收入300多万元;普新村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核心区域110亩的农业新品种培育基地。目前,悦来镇拥有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4个,新型职业农民8000多人。

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为悦来镇全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据介绍,示范园覆盖悦来镇35个村,总面积2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5万亩,着眼于特色产业生产、粮食烘干储存、农业科技示范、农旅融合发展、改革探索创新五大功能,逐步形成“一中心四片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即优质稻米研发中心、优质粮油种植区、特色果蔬轮作区、保鲜仓储物流区、文旅休闲农业区。计划到2025年,全镇优质稻麦生产基地建设规模达60000亩次,新增培育工厂化水稻育苗中心1个,水稻全程机械化占比100%,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10%以上;建立集研发、销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台,彻底打响海门“东部粮仓”这一特色品牌。

建设和美乡村 提升人居环境


在海门悦来镇三其村20组,陆建国和陆建忠兄弟俩的家前屋后被打造成了小花园,他们逢人便说:“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为民工程。”原来陆建国家的破旧鸡棚和陆建忠家的一间旱厕分别占用民沟沟头,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今年他俩积极配合村三棚整治行动,主动拆除,村委会将沟头平整,种上花草,围上篱笆,建成了一个小花园,引得周边百姓一致赞叹。

农村三棚整治是人居环境提升的一个聚焦点。今年悦来镇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投资约480万元,对709条段河道进行疏浚,疏浚土方约60万立方米;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公路沿线洁化、绿化、美化,打造5条示范路,集中展示“线”上亮点;完成三棚整治1133座,拆除366座;选优配强长效管护队伍,确保管护工作有序开展、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同时,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座桥梁和3条道路的建设改造,同步做好乡村道路日常养护工作,“路长制”每月巡查覆盖率达100%。

海门区悦来镇还精心打造10个人居环境示范片区,用心做好农文旅“大小循环”区域布局,全范围、全覆盖地持续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清洁文明户”“红黑榜”等评选活动,通过电子屏、大喇叭、倡议书、横幅等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为乡村按下“美颜键”。

聚焦富裕富足 提升幸福质感



海门区悦来镇三其村3组的朱祖元和茅锦范都70多岁了,在村新型合作农场打工,从事补种、除草、打药、放水等农活,年收入两万元左右。悦来镇立足新型合作农场等优势,以党建为引领,成立新型合作农场功能性党支部,以利益捆绑“联”农,以经营主体“带”农,以集体经济“促”农,以务工就业“助”农,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今年1到8月,悦来镇35个村村营收入共约2512万元,其中普新、友爱、保民已超100万元。

海门区悦来镇把优化农村服务供给、塑造人心向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规范化打造镇、村、网格三级为民便民服务阵地,深化“一米通联”服务管理体系,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镇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同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创新乡村法治建设载体,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培育工作,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细化村规民约规范,完善乡村法治基础载体。创新农村移风易俗的方法路径,持续推广优化“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促进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作者:刘海滢 马琴

[编辑: 苏敏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