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江苏海门:“江海粮仓”收获季,又是一年好“丰”景

2023

10-10

12:19

来源

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

秋风送爽,江海稻穗飘香,玉米、大豆颗粒饱满……大地欢歌,盛景如画,人们话秋收、忙抢收、“晒”丰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为守护好“米袋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着力稳产能、挖潜力、增效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优化种植品种结构,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秋粮丰收的基础。

良种配良法,科技助力粮食单产提升 

悦来镇长征村新型合作农场的300亩稻田里,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绿油油的水稻抽出健壮的稻穗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激起层层金色浪花。

“这是去年开始种植的水稻品种,叫南粳5055,曾在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获得过‘金奖大米’和‘优质稻品’称号”,种植户陆正余介绍水稻生产情况,脸上洋溢出丰收的笑容。

image.png

“这个品种是区里专家推荐的,非常适合我们这边种植,预计今年亩产量超过1000斤。”陆正余表示,采取良田、良种、良法相结合的智慧种植和精细化管理,再加上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应用了水浆管理、平衡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保障了“致富稻”的产量和品质。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黄辉说:“海门组建区镇两级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与全程机械化、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先进主推技术,让粮农种稻搭上科技‘动车’。”

同时,海门区通过充分发挥良种良法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抓实抓细抓好集中育秧、工厂化育秧、开展观摩示范培训,集成粮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建设省级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园区)2个、南通市级特色示范基地4个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2个,区级示范基地6个。

科技赋能,帮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今年海门区夏粮面积、总产、单产总体呈“三增”态势。夏粮种植面积定案数为32.22万亩,同比增加0.85%;夏粮单产242公斤/亩,同比增加1.01%;夏粮总产7.79万吨,同比增加1.86%。

轮作套种调结构,挖掘粮油增产潜力

9月26日,海门临江新区的为民村,海门区强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理人方寿兵正在自家的大豆地旁,焦急的等待粮油高产竞赛的测产专家测产验收结果。作为南通市粮油高产竞赛方的建设主体,老方上半年的油菜产量达到了242.3公斤/亩,位列全市第4名。

“去除水分、杂质因素,实测亩产314.77公斤,这个产量很不错。”南通市作栽站站长郁伟称赞道,老方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image.png

过去,这片地一直种水稻导致地力不足,产量上不去。方寿兵向当地农技站求助,专家建议采用油菜+大豆轮作,利用大豆根瘤菌固氮作用改良土壤。如今,地养好了,他又在农业农村部门的建议下,计划明年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同一块地,高低搭配,既有玉米又有大豆,再算上秸秆收入,一亩地毛收入就有2000元左右,还有新增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补贴320元。”方寿兵算起帐,采用新种法,不仅土壤肥力得到改善,综合算起来效益也更高,“明年计划扩种300亩,水肥一体,还准备上新农机收玉米,全程机械化。”

今年,海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面积达到9000余亩,同比增加20%。在海门区作栽站副站长沈华看来,这一种植模式还有潜力可挖:“在保持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每亩能增收100多公斤大豆。开展机械化作业,种植户积极性越来越高。尤其是海门东部的砂壤土地很适合开展间作套种,挖掘粮油生产潜力。”

今年,海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全区大豆播种面积14.89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45万亩。通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粮豆轮作、一地双收,最大限度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延伸粮食产业链,发展社会化服务

国庆假期,海门街道三圩村的施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施明却没有给自己放个假,原来是合作社的烘干仓正在安装8台全新的21吨级粮食烘干机。

“合作社原本有8台16吨级粮食烘干机,一天最多能烘干200亩粮食,等这个8台安装好后,每天最大烘干能力提升至500亩。”合作社负责人施明介绍,他们合作社拥有大小农机近80台,带动周边100多名农户近6000亩地,采用统一水稻品种、统一种植管理模式、统一回购稻谷、统一烘干加工、统一形成品牌大米销售的模式,通过使用插秧、管护、收割机械,强化种植经营过程的“耕、种、管、收、售”全程科技创新应用服务。

image.png

“以前种粮要靠体力、靠经验、靠天气,现在靠机械、靠信息、靠‘智慧’,我们希望尽可能帮助农户把种出来的‘好收成’变成‘好收益’。”施明说

“优质品种,标准种植,质量稳定,种粮有赚头!”施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胡海华算了一笔账:农资集中采购,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种粮综合成本降低5%,产量提高12%以上;订单生产的稻谷收购价普遍比粮食最低收购价高20%以上。

“以前农忙时到处找农机,现在农机服务组织,区里农机实现了‘云集合’,只要手机一点,就有农机服务上门。”正余镇种粮大户赵阳杭说。  

赵阳杭是90后,前些年返乡回家从事水稻种植。如今农机服务范围涵盖从选种、育秧到种植全程机械化、全链条管理服务体系,让他在水稻种植安心做起了“甩手掌柜”。他便专心搞起了大米精加工,投资建设了600多平方米的粮食烘干中心、恒温恒湿粮仓和稻米加工流水线,还注册起了自己的大米品牌。

自2018年起,海门开始发展以“党建引领+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的新型合作农场。截至2022年12月,已建成新型合作农场96家,涉及农户2万户,服务面积达14.38万亩,联动农机服务组织达60家,打通一条从田间种植、粮食加工、仓储物流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道路,培育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生态。(海清

[编辑: 黄梦倩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