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江苏海门:土特产变身“聚宝盆”,鼓起富民增收“钱袋子”

2023

10-13

15:11

来源

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

金秋时节,江海大地迎来丰收季。稻田间、果园中、农产品加工车间里,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积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努力让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挖掘“土”资源,确保好品质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余东镇富民村的海门王家沙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点心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包子、八宝饭、松糕、豆沙酥饼等精致的点心将被送往上海王家沙点心门店。

王家沙点心是上海的老字号,它家的豆沙有口皆碑,其征服一众味蕾“秘密武器”就是海门大红袍赤豆。据海门海门区农科所副所长包卫红介绍,海门种植赤豆的历史较早,明代《嘉靖海门县志》里就有记载,经过长时间的品种改良,形成了如今海门大红袍赤豆特有的形态和品味,颗粒饱满、皮薄肉厚、粉质细腻,用它做出的豆沙口感甜润,香气也格外醇厚,故这种赤豆获评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海门大红袍赤豆在海门广泛种植,常年播种面积达1.23万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富民村更是王家沙品牌的赤豆“唯一供应商”,每年销售额在600万元左右。

“种质资源,既要保护,也要利用,更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国栋说。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质资源则是育种创新的源头。近年来,海门区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技术队伍。对特色明显、经济效益高的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创新种养殖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地方品种扩繁场建设;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推广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农产品,打开“农”门激活市场潜力。“海门山羊”“海门黄鸡”“万年香沙芋艿”“海门香芋”“大红袍赤豆”“大白皮蚕豆”先后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全国特色农产品。

放大“特”优势,养成好产业

进入10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芋头丰收季,悦来镇裴蕾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康就异常地忙碌,组织村民割秧、挖刨、分拣之后,将一个个带着泥土芬芳的芋艿装箱,发往上海、苏州等地。

“万年香沙芋艿”长于长江口海门区域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黏性犟黄泥土壤中,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酥而不黏,素有“千年人参、万年芋艿”的美誉。裴蕾村是万年香沙芋艿种植的核心海门区域,村里有大小芋艿种植户近200家。

“村里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裴芋’商标,设计了包装盒,并将村民们的芋艿全部收购过来,再统一销往本地以及全国各地的市场。”王永康说,“这几天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大小订单不断涌来。”村民订单种植,合作社保底销售,有了这样的销售模式兜底,村民们的种植意愿更高涨了。

据统计,今年海门区通过万年芋艿品牌,辐射带动海门区农户芋艿种植面积近3万亩,预计产值4至5亿元,农户由此每亩可获得产值1.5万元左右,带动了海门全区11个区镇的上千人实现增收,芋艿种植成为富民兴村大产业。

近年来,海门在发展乡村“土特产”产业过程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保姆式利益联结关系,抱在一起,捆在一团。开展订单农业生产,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农机服务、统一劳务协作、统一品牌授权和统一市场销售“七统一”管理,形成了优质稻米、绿色蔬果、海门山羊、海门肉鸡、特粮特经、四青作物6大特色产业,更多特色产业长成富民产业。

提高“产”效益,品牌闯市场

去年8月,海门芦稷在直播间火了,90后姑娘朱家明用“海门小窝头”的昵称在抖音上销售这种独具特色的土特产,没想到引来天南海北各路网友的热捧。朱家明顺势注册了培才优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收购周边农户的玉米、甜瓜、芋艿,土鸡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向外推介,带动乡亲一同走上了“土味”的共富之路。

看到自己种的土特产逐渐畅销,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以前菜吃不完烂在地里就浪费了,现在‘小窝头’帮忙售卖,我轻轻松松就把零花钱赚到了。”70岁的老人曹桂梅笑着说,今年她又种了不少红薯,打算做成红薯粉丝售卖。 

拓宽土特产的销售,才能让群众有更多的“真金白银”。借助电商发展的东风,农产品销售打破了过去的时空限制,时时都能销售,处处都是平台。海门全区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体,从最初的10几家,发展到现在的近200家;其年销售额从开始的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亿多元。传统农业拥抱新业态,越来越多像“芦稷”一样,散布在乡村的土特产搭上互联网快车,变身各种“金元宝”。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品牌为要。海门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牌同创”,“四特瓜果”“四特蔬菜”“四青作物”等系列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43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95个、绿色食品20个、有机食品12个;海门山羊肉、万年香沙芋艿、大红袍赤豆、大青皮蚕豆、海门元麦、海门甜瓜、海门猕猴桃、长江紫蟹等8大农业电商品牌名扬“海”外,也成为享誉全国的名特优农产品。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海门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融合发展的好“丰”景,并把这些好“丰”景转化为更多好“钱景”。(王钰燕 吴永生 陈松)

[编辑: 季肖寒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