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0-27
10:20
来源
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
两千多年前,张骞手持旌节,开拓了连接中国和世界的丝绸之路,从此古代中国与亚欧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如今,无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的勤劳人民,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在异国他乡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骄人的发展成就。据南通市侨办统计,目前,海门旅外新侨超过3万人,主要分布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地区)。
同时,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出发时脚下的这片故土,始终心系家乡,将个人事业发展同家乡建设紧密相连,为海门和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展现责任与担当,使得“新侨之乡”这张独特的城市名片熠熠生辉。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逐梦之旅从家纺起航
在海门三星镇林西村的“新侨之乡”主题馆内,有一张布满红色“标点”的世界地图,每个点代表村里一位村民在这个地方贸易经商,旁边一幅幅照片生动再现了从事家纺经营的“林西小分队”发展成“跨国大兵团”的艰难历程。
林西村被誉为“江苏首个华侨村”,村民郁建祥是海门家纺产业出国经营的第一人。1991年,郁建祥背着20包绣品到罗马尼亚碰运气,尝到甜头后,迅速回国将好消息分享给家人。此后,他的哥哥郁建元、弟弟郁建华也相继前往罗马尼亚经商,“郁家三兄弟”也因此成为林西村出国经商的标杆。
在“郁家三兄弟”的影响下,在“亲帮亲、邻帮邻”的淳朴乡风带动下,越来越多爱拼敢闯的海门人抱团“出海”,探寻经商之路,“老乡变老外”,成为这些年走向海外的海门人的生动写照。最开始,他们只能租赁铁皮房子或摆地摊做生意,吃饭需要自带饭菜,睡觉只能多人挤睡车库。为了节约人工成本,他们既当老板又做销售还兼小工。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他们就靠计算器和外国人打交道。一步步在当地站稳脚跟后,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或租赁柜台,或购买门面,或建设厂房,创建品牌、批发经销、甚至开设专业市场,进一步拓展家纺业务。随着“二代”“三代”迅速崛起,家纺的生产、经营、管理等事务逐渐被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模式所取代,售卖方式更便捷,售卖的家纺品类更齐全,获得的经济效益更显著。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林西村村民“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10年间,全村3500多名村民中,海外经商就业者由200多人增至600多人,前往的国家和地区由20多个增至40多个,超八成“出海”村民集中在俄罗斯、罗马尼亚、南非、智利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从卖一物到卖百货,拉开全球贸易大幕
“中国的月饼太受欢迎了。”中秋过后,张永丰、张永兵兄弟俩在智利创办的多家超市都收到了同样的反馈。张永丰、张永兵属于较早去智利做家纺生意的一批人,在平日的生意往来中,他们发现当地社会风气较好,环太平洋西岸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于是他们抢抓机遇创办了多家超市,以满足游客不同的购物需求。
“国际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这是包括张永丰、张永兵在内的许多海门侨商的共识。他们头脑灵活、敢拼敢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成功实现了跨国经营的转型升级。例如:宣亚标在赞比亚创建商贸城和连锁饭店;郁金把贸易中积累的资金投入实业,办起了工厂,专门生产医疗器械,产品销往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多个国家;方陈祥、方磊父子俩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生产拖鞋、碳酸饮料等……
如今,年轻一代的海门创业者,更是借助跨境电商、海外仓、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仅助力海门产品“买全球、卖全球”,更是推动了海门品牌“出海”,让海门制造走向全球、叫响全球。
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海门侨商们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海门侨商“走出去”步伐更加轻快,足迹也已遍布全球五大洲,在世界各地开办企业180多家,成功将海外生意由家纺产品转向商品百货,将海门的各类工业产品发往了全球,从事的行业覆盖家纺、工矿、建筑、运输、服装等众多行业、领域,海门侨商全球贸易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随着海门对外开放不断拓宽、对外贸易更加频繁,“一带一路”伙伴在海门外贸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统计,今年1至6月海门实现外贸出口137亿元,同比增长38.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2.2亿元,增长81.6%,创历史新高。
从生意人到牵线人,加强海外与本土交流
生意再大也要回家。如今,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侨商踏上了回乡路,他们不遗余力在海外讲述“海门故事”,传播优秀本土文化,又竭尽所能回报家乡,活跃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科教领域的最前沿、乡村振兴的行列里、对外开放的火热实践中……他们还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牵线人,逐步融入40多个国家的主流社会,积极开展民间交往。
去年9月,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兹韦兹达拉区与南通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约定在经贸、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携手打造中塞友城全面交往新样板。为这场签约牵线的正是海门侨商秦金生。“塞尔维亚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和兹韦兹达拉区区长、议会议长关系较好,提起缔结友城,他们都很感兴趣,愿意在共同繁荣、共赢发展的道路上相向而行、携手并进。”
“我非常愿意为华文教育贡献力量。”在缅甸经商的高爱平主动和海门侨办对接,快速促成海门中南新世纪学校与缅甸东方学校签订友好合作协议。这只是一个华文教育路上海门侨商的生动缩影,他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近年来牵线促成近10个国家的中文学校与海门相关学校缔结友好学校,有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每一个走向海外的海门侨商,都是一张“中国名片”。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温暖故事:郭建聪将两间房子按穆斯林风俗改造成起居室,专门接待来自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的朋友;方陈祥当场退回乌克兰客户错付的2300美元,两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侨之乡”侨商们胸怀大局的风范风采。
江海大地发展势头如江海奔腾,身在万里之外,切切故乡情的牵挂激荡起向上向前的强大动能。在奋进中发展,于创新中笃行,海门聚合海内外澎湃之力,向着高质量发展破浪扬帆。
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俞苏华 陆佩君 摄影:许丛军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