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新发展理念劲吹江海平原,绘就高质量发展“好成色”——沧桑巨变 勇毅前行 再续弦歌

2023

11-12

12:41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市委书记吴新明强调,省委赋予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这是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也是必须抢抓的重大机遇。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南通有责任、有基础、有优势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落实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南通不负厚望、乘势而上,以奋斗者的心态、奔跑者的姿态、追梦人的状态,挥动新时代的画笔“书写答卷”,勾勒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生态名片不断擦亮、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新图景,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展现南通风采。

生态亮度:江海门户绿意盎然

秋到紫琅,处处斑斓。

这个周末,行走在江边的剑山路,层林尽染,最美秋色仿佛巨幅油画一般铺展开来。骑行者、拍摄者、漫步者,享受着悠闲慢时光,无不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沿山路拾级而上,伴随着婉转鸟语,目光所及皆是惊喜;居高远眺,但见江面辽阔,波光粼粼,水运繁忙。神奇的大自然挥毫泼墨,在长江入海口描绘出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

揽秋色入怀,一年好景君须记。受到总书记点赞的南通滨江,如今成为全国生态修复保护的典范。近年来,南通持续以工笔画细致描摹“青绿江山图”,五山地区成为“长江大保护样板区、生态旅游新地标、幸福生活示范地”。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的第八个年头。南通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治沉疴顽疾、促转型升级。以生态修复为“绿色引擎”,我市清单化推进岸线清理、非法码头、排污口等2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提前一年完成3300余个入江入海排污口整治,关闭退出沿江化工企业273家,沿江1公里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实现清零。随着“进与退”“取和舍”的辩证法在实践中运用,南通沿江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均发生了绿色蜕变,重塑出独具魅力的“城市封面”和“城市客厅”。

“生态好不好,生物说了算。”南通率先在五山滨江片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观测,已观测到各类生物物种达1327种。“南通成为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处长唐勇告诉记者,全市本底物种记录刷新至3789种,占全省物种记录总数的54.9%,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达94种,IUCN珍稀濒危物种数达89种。江豚、麋鹿、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斑鱼狗、东方白鹳这类“珍贵宝宝”,在南通沿江沿海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它们喜欢在这里歇脚、安家、繁衍,渐渐成为南通市民相熟的“老朋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省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的要求,我市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带建设,让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放大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建设示范效应,因地制宜打造了如皋龙游湾、海门南布洲公园、开发区洪港滨江生态湿地公园等10个生态特色示范段,年底前430公里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将基本贯通。犹如珍珠串点成线,沿途串联起重点文旅项目、特色城镇、田园乡村,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通过“腾笼换鸟”“去旧迎新”,我市沿江低效企业退出转移,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宝贵的发展空间,2021年以来累计腾退企业123家、面积超7000亩。取而代之,“一核四区多园”的沿江科创带建设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中发挥重要作用,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江海大地的绿水青山,不仅是南通人引以为豪的生态名片,也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和幸福底色。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10月31日,PM2.5平均浓度2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优良天数比例83.2%、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列全省第一。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江海门户南通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融通速度:跨江牵手时不我待

上周,我市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陈丽霞去上海参加进博会,从家出发,点对点抵达国家会展中心的交通用时是80分钟。未来,经由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高铁过江实现突破性的过江不减速,南通至上海只要40分钟。 

六天时间,陈丽霞在位于8号馆的展位上,不仅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也频频向客户推介南通“联通畅通”的区位优势。伴随着八龙过江、江海联运、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这些热词从她口中蹦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从南通出发,通过水、陆、空可链接全球;向江、向海、向云端,“南通好通”与世界各地深度融通,去拥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交通,重塑一个城市的格局。南通现有3条过江通道、4条过江通道全速推进,未来每20公里就有1个跨江通道;南通新机场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虹桥、浦东两场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枢纽;通州湾是独具“公铁水、江海河”集疏运优势的江苏新出海口,第一个20万吨码头明年开港,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大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海上大门户”作用凸显,把货物运抵欧、美、亚、澳四大洲。构建大交通,跑出加速度。1—10月,全市完成交通投资266.9亿元,同比增长40.2%,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投资目标。

南通发展曾经受制于交通,而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则在“好通”。南通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进入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跨越赶超的时间窗口期,“八龙过江”指日可待,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未来的南通,将与上海、苏南无缝衔接、深度融合。交通大突破,带动发展大跨越,“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缘优势加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区位优势,进而赢得发展胜势。南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优势产业集聚而来,近三年落户沿海10亿元以上项目达79个,这两年新签约上海、苏南项目占市外引进项目的2/3。“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看好南通。”这是港闸经济开发区招商中心主任邱翔的深切感受。聚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产业,用心做好“融”的文章,在强链补链上下功夫,园区跨江招引重大项目势如破竹。

同饮一江之水,共谋融通之道。南通放大江海岸线、承载空间等优势,积极对接上海、苏州的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等优势,主动承接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通过共建一批标志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加快把南通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

“上海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落地,南通会成为很好的选择地。”11月7日,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在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深度交流后,对携手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满怀信心。创新要协同,产业也要协同。11月6日晚,南通开发区在沪参与主办“跨境合作”氢能投资沙龙,“跨江融合 要素流动”是整场沙龙的主题词,开发区将拿出550亩土地打造“氢谷”,全力打通由上海、苏州过长江北上的“氢能走廊”。可见,区域协同融通,不是简单的距离减少、物理相加,而是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

产业厚度:制造强市驭智而行

好项目、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区域竞争的“胜负手”。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头号工程”,南通拿出进击姿态拼出“头号力度”,以优质项目的落地建设、竣工转化、达产满产支撑经济加快回升向好,为今后一个时期积蓄新增量、激发新动能。

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和好的比、与快的赛,产业项目考评是市委、市政府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领“七虎”竞南通、“十强”逐江海的“指挥棒”。2021年以来,全市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95个,累计完成投资2051亿元,占近三年工业投资总额的35.7%。中天绿色精品钢、桐昆聚酯一体化、日达智能终端精密模组、星源锂电池隔膜等一批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相继投产,正加速改变南通的产业形态、产业格局。

经济发展的成色如何,关键看项目,重点在招引。招商引资季度分析会、重大项目季度观摩会、科技创新双月例会、企业上市暨新三板挂牌联席会议月度工作推进会……这“四项工作机制”从2021年10月份实施以来,突出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和过程分析,巩固优势、补短补软,加速形成区域板块进位争先的态势。“四项工作机制”和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三个年”互为呼应,相得益彰。以营商环境之“优”,蓄高质量发展之“势”,江海大地焕发出热烈升腾的新气象:招商引资项目更实了,项目推进速度更快了,科技创新成果更明显了。

11月4日,纪念张謇先生诞辰170周年座谈会上,一批新时代的企业家畅谈对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感悟,“坚守实业”成为普遍共识。中国近代第一城,厚植实业基因,以制造强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专精特新”、“单打冠军”、独角兽、小巨人……凭借自身“小而活、专且精”的独特优势,有效拉动产业经济的增长。全市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1家。

南通因制造业而兴,未来必将因制造业而盛。我市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高端集群趋势明显,拥有船舶海工、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跻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前三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0.3%。光电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市拥有光电产业相关企业300多家;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推动建设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沿海地区在建百亿级产业项目5个;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南通制造业向着形态更高级、模式更先进、结构更优化的阶段迈进。

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势头稳、动能足、新质生产力加快涌现的气象: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329.9亿千瓦时,高于全省平均1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工业开票销售10901.5亿元,高于全省平均5.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四。数据亮眼、攀升可喜,看其“量”,更要究其“质”。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为抓手,我市支持优势行业企业强链、补链和升级,推进高企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智改数转”项目2468个,从“南通制造”向“南通智造”蝶变。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勇闯新路,注定要跋山涉水。南通,想要从制造大市发展成为制造强市,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既要靠大项目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更要靠科技创新构筑竞争新优势,把科技创新作为奋进“下一个万亿”的关键抓手。思路清,目标明:力争每年培育科创项目1000个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2025年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20强。

乘沿江之势,聚融合之力,今年市委、市政府谋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紧盯上海、苏南优势产业、科研资源,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模式,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分工协作,共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高地……落棋弈子,讲求时与势,把南通发展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局,放到江苏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审视和谋划,通过协同区的推进,真正融入长三角,厚植创新基因。

江河滔滔不尽,城市逐绿而美,产业生生不息,发展一路高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最强音,在江海大地激荡。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走过沧桑巨变,万亿之城再出发!江海儿女追江赶海,矢志向前,下一个万亿更值得期待。记者 朱蓓宁

[编辑: 苏敏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