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江苏南通:筑牢粮仓“耕”基 端好百姓饭碗

2023

12-19

12:02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眼下正值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江苏省南通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巴掌田”不断减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连片成方的“大田”不断涌现,曾经的低效田、撂荒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崇川区高标准农田万亩示范方。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起,南通市深化农田建设改革,突破“就田论田”思路,坚持开放式建设,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农产品产加销的基础设施需求,坚持系统化集成,把生态、智慧、美丽等元素叠加进来,践行“建管用养”结合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之路。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南通在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交流做法成效。“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等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国推介。今年,南通市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确定为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成为全国整地市级6个试点之一。

示范引领,“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忙

修建防渗硬质化灌渠、改造泵站、浇筑涵洞……14日,崇川区高标准农田万亩示范方建设现场,工人正抢抓工期施工。“我们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工作专班,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切实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误农时、高效推进。”项目负责人范祥龙说。

该项目位于陈桥街道,规划面积1万亩。项目分灌片田间提升工程和公共系统工程两大方面,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农田防护、农田输配电等工程,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灾能力,增加粮食产量。

通州区金沙街道高标准农田万亩示范方。

近年来,崇川加快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十项工程”,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美丽宜耕的高标准农田,积极探索都市里的“高标准农田+”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打造集生态、智能、科研、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示范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去年底,南通市出台《南通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大力实施“十百千”示范工程,明确到2025年建成10个万亩以上、100个千亩以上、1000个百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方,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方案》出台后,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如皋依托城北街道万顷良田的独特优势,打造以天河桥村为核心,辐射平园池、桥港、戴庄、双龙4个相邻村居的万亩示范方。区内田块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超万亩,灌溉水源丰富,依托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突出农田智能化改造,在建设中融入科技元素,实施智慧农业工程,通过灌排设施自动化改造、搭建物联网平台、建立农田“四情”监测系统等方式,提升农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通州对金沙街道万亩示范方进行统筹规划,结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在环境提升、科技赋能、示范引领、产业升级等四个方面发力,力争将万顷良田打造成“产业兴、科技强、生态优、人文美”的农业强区精品工程。

先建后补,化解农时和建设矛盾

走进海门区悦来镇悦南村新建的千亩高标准农田现场,土地平整开阔,机耕路纵横平坦,河道清澈见底,沟渠涵闸相连。连片的土地上,小麦正在生长。“我们村10月份就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小麦播种争取到了宝贵时间。”悦南村党总支书记管慧泉说。

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11年,海门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快建、建好高标准农田,探索创新了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集中代建和标后管理等好经验好做法。海门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达100%。

南通属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稻麦种植“一年两熟”。过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般在春节后获批,施工设计、工程招投标完成时间与5月份水稻种植期交叉,开工时间往往在10月份以后,当年项目当年完工压力巨大。2021年下半年,南通市围绕“当年项目、当年建成、当年发挥效益”总目标,积极开展“先建后补”试点,实现了早立项、早审批、早开工,所有工作均可提前半年开展,有效化解农时与建设矛盾。目前,今年全市30.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超过98%,年底前全部完成四方验收,质量效率显著提升。

在如东县马塘镇长路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连片的田间,小麦探出碧绿的嫩叶。“项目区包含1个千亩以上和9个百亩以上示范方的连片农田,目前主体项目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千亩示范方的配套设施建设。”马塘镇水利站站长吴庆国介绍。

如东是农业大县,该县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个,涉及7个镇(街道)、11个村,建设面积6.89万亩。为化解农时与建设矛盾,如东积极推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先建后补”,早谋划、强推进、严监管。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镇级四方验收正在进行中。“提前半年谋划,抢时间、抢天气、抢季节。”如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刚介绍,2023年如东项目区水稻面积6万多亩,为了在项目建设的同时确保灌溉,不误农时,各项目区制定详细施工计划,优先实施土地平整及灌排工程。6月中旬,该县各项目区全面完成农田平整及灌排工程,保证了所有水稻移栽。

压实责任,让更多粮田变良田

打开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建管系统,海安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施工进展、跟踪审计资料等一应俱全,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掌握项目所有情况。

海安高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俞万农场育秧现场。

今年6月,海安入选高标准农田全过程建管系统试点县。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海安从怎么建、如何管两个方面去管理使用建管系统。通过建管平台,可以实现从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项目设计、项目招标到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项目验收等全过程全环节的工程流程数字化监管,该系统已在海安2023年度项目中常态运行。

高标准农田建得好不好、用得好不好、管得好不好、养得好不好,事关高标准农田作用发挥,也是老百姓的评价标准。

——坚持“建”字当先。南通市制定全国地级市首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程,在省定标准基础上增加农业服务设施、土地流转等内容,聚力实施模式创新、耕地提质、优质精品、生态优先、田美乡村、高效节水、智慧农业、宜机化改造等“十项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城市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要素循环保障机制。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按高于省定标准实施,亩均投入已提至3000元—4000元。

——坚持“管”字从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每年专题研究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纪委监委巡察范围。市级建立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和例行督查制度,实现全年所有项目“四不两直”督查全覆盖,广泛发动村民代表参与建设监管,压紧压实市县镇村四级责任。

——坚持“用”字发力。鼓励支持本地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9万亩,占全市耕地83%,流转率超70%。通过配套建设烘干中心、仓库晒场等经营性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加集体资产性收入;通过耕地连片整治,持续提升土地流转收益,平均每亩租金至少增加300元—400元,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坚持“养”字托底。积极推行农药化肥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生态设施建设,将高标准农田与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融合建设。出台《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试行办法》,县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元/亩的专项资金用于建后管护,确保有人管、有钱管。结合我市“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一体推进田间建(构)筑物拆除、河道疏浚、水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农田增绿增靓,不断扮靓美丽乡村。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高质量推进,确保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万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记者 唐佳美 卢兆欣 通讯员 丁军 图片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海安市李堡镇蒋庄村:“农二代”返乡接棒 焕发田野新活力

17日是一月一度的村庄清洁日,当天,海安市李堡镇蒋庄村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纷纷在自家房前屋后拾掇起来。“现在村里干净整洁,我们住得很舒心。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今后村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村民周克富说。

近年来,蒋庄村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通过“逐户过堂、逐组过关、每季评选、每年评优”推动村庄环境整治大行动。经过不懈努力,村庄环境越来越美丽宜居,生产生活设施完备便利,村民生态环境意识普遍增强。2022年,蒋庄村获评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

蒋庄村位于李堡镇西侧,全村有3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934亩。曾经,这是一个不靠集镇、不靠交通要道、不靠主要城区的“三不靠”纯农业村。如何让村庄变美丽的同时,又能让村民更富裕,这是蒋庄村党总支书记杭海峰常常思考的问题。“农业是我们村的基础产业,但是传统农业技术水平落后、效率低,必须要改变。”杭海峰介绍,多年来,村“两委”班子把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运行方式引入农业生产,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做好“土特产”文章,以火龙果、葡萄等特色产业为抓手,拓展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挖掘旅游休闲、生态采摘、农活体验等功能,深度做好农旅融合文章。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3万元,带动近500名村民就业。

为了吸引年轻力量投身农业,蒋庄村设立农二代“金穗”筑梦空间,从政策、资源、技术等方面扶持农二代创新创业。去年10月,蒋庄村成立海安第一家“农二代”工作室,为青年农民提供交流学习平台,为他们搭建金融、法律、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空间。海安市可新家庭农场就是筑梦空间的项目之一。2015年,90后年轻人仲晓磊在外闯荡几年后,辞掉工作回到海安老家,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创办了可新家庭农场,变成了一名“农二代”。目前,可新家庭农场流转土地800亩,从事全托管稻麦种植,通过物联网传感监测技术,实现数智种植、数智灌溉、数智施肥、数智收割,提升了土地利用率,2020年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乡村文明是实施和美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美,看颜值更看气质。每年春节,村委会在乡村大舞台举办“最美蒋庄,最靓奖状”村民文化节,把“好婆婆好儿媳”“道德模范”“十佳清洁文明户”等请上舞台,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塑造乡村精神风貌。(记者 唐佳美)

市农业农村局派出4个指导小组下沉一线支招合力应对寒潮

受低温寒潮影响,近期我市遭遇明显降温和雨雪天气,市农业农村局及时下发《防范强寒潮和大风天气提醒函》,并派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安全等4个指导小组深入一线,指导农户科学应对,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

18日下午,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小组来到海门、通州等地的田间地头。“现在正是育苗的关键时期,西瓜苗适宜的出芽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温度达不到会对出芽率产生不利影响。”海门区裕之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刘进进介绍,为了保障西瓜、甜瓜、辣椒苗等128亩秧苗在明年1月顺利移栽,他提前做了充足的防寒准备。“每个大棚里都配备了暖风机、电热丝、棉被等保暖措施,这样棚内温度最低不会低于13摄氏度。”

在实地察看大棚的防寒保暖情况后,指导小组建议刘进进可以考虑再增添一层膜布,进一步防范低温冻害,同时要时刻关注暖风机运行情况,注意安全生产。“这一家的措施相对到位,对于全市农户普遍而言,可以采取在棚外加草帘子,在棚内增设二道棚、三道棚等措施。”市园艺蚕桑指导站站长潘时山表示,近几天阴雨天气不断,农户还可以选择添置增光设施,或增施一些抗冻害的药剂,来消除农作物光合作用弱带来的不利影响。

眼下,南通哈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棚内草莓长势正好,在青翠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香甜可口。“这几株叶子有点蔫了,可能是肥水不足”“这半片区域的膜布还是要盖上,温度有些冷了”……指导小组穿梭在高架草莓间,与种植户面对面讲解草莓防寒抗冻的技巧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并指导种植户做好保温、增光、排湿、棚体加固等工作。

在海门区正余镇正基村新型合作农场的麦田里,几位农户手持锄头,正忙着清理排水沟里堵塞的杂物。“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如遇低温冻害,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一般田块不需要补救,但对于迟播田块、播种质量不高的田块、前期旺长的田块,有受到低温冻害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市作栽站站长郁伟介绍。

“虽然眼下田间苗情比较好,但还特别要注意的是,降温也伴随着降水过程,农户们一定要做好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影响根系生长。”郁伟表示,待低温过后,各地要注意观察麦油受冻和恢复情况,对受冻严重的田块,可以补施适量尿素,也可以加入碧护、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叶面肥等生长调节剂,促进恢复生长。

指导小组检查棚内暖风机运行情况。(记者 陆薇)

首次采用路演形式开展案件评查,全省渔业港航行政执法交流活动在通举办

“我们在每日例行的海洋渔船线上合规性研判中,发现这条船没有按规定办理进出港报告手续……”11日,2023年度全省渔业港航行政执法交流暨典型案卷路演活动在通举办,来自江苏沿海三市的8名办案人员结合PPT展示,将整个办案过程娓娓道来。

今年,江苏沿海三市共选送渔业港航执法案卷26件。前期,专家们重点围绕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法律适用是否准确,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自由裁量是否适当,文书制作是否规范等进行逐项评查,筛选出8个典型案卷进入路演环节。

活动现场,案件承办人从案件来源、案情介绍、执法技巧、案件亮点等方面展开汇报,专家评审组围绕案例的社会影响、整体质量、开拓创新性等标准进行点评打分。南京海事法院、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江苏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来自沿海一线近百名执法人员参加了路演观摩和专题培训。“这次的执法案卷交流活动和往年不一样,路演的形式还是第一次见到,生动有趣,收获满满。”来自基层渔业渔政部门的一名执法人员表示。

据悉,这是我省首次采用路演形式开展渔业港航行政执法案件评查,这一创新举措给全体渔业港航行政执法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验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以案提效,以评促学,进一步提高渔业港航行政执法水平。”江苏渔港监督局局长朱卫星表示。(记者 唐佳美 通讯员 王春雷)

多方携手开展宣传活动,海门三农普法进社区

14日,海门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解放西路社区开展“三农普法进社区 为民服务零距离”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各类宣传手册、宣传雨伞、宣传袋,引导居民学法懂法守法,自觉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活动还邀请了专业演员来到现场,以歌舞、快板、小品等方式,以案释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传播农业法治精神。有奖知识问答环节吸引群众争相参与,踊跃竞答。

“执法人员为我们提供农业普法现场服务,真的很贴心,让我对长江十年禁渔、农产品质量保护等方面有了新的了解,也教会我们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海门区解放西路社区居民徐先生表示。(记者 唐佳美 通讯员 单媛媛)

[编辑: 高锋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