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有个启东老乡 为“深蓝”启程 为“和谐”远航

2024

12-01

09:30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11月27日晚,《军事纪实——为“和谐”远航》在央视七套播出,讲述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的感人故事,其中,故事主角之一的沈许荣正是启东人。作为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专业骨干,他曾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一级技术能手及军事训练标兵,先后4次评为优秀学员和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1次。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舰名“和平方舟”号,舷号866,由广船国际生产制造,停靠于浙江舟山的军港。由于美国医疗船为油轮改装,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专门建造的医疗船,因此,称其为世界上第一艘超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搭载的某些医疗设施装备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2008年年底正式列装东海舰队,2009年在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和平方舟”号首次公开亮相。

为梦想开启深蓝之旅

沈许荣出生在启东市近海镇,虽然从小生活在海边,却从未见过大洋深处的景象。“我想看看深蓝色的大海是什么样。”于是,年少的沈许荣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是一座“海上流动医院”,肩负着海上医疗救护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的使命。2008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因为专业技术过硬,沈许荣被挑选成为医院船第一批船员,开始了海上的万里征途。

作为班长,沈许荣扎根战位,扛起了保障船只航行安全的重任。“我的战位就是船的眼睛,我们时刻关注航行中可能出现的险情,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和战友24小时轮流值班,将海上周边态势尽收眼底。“如果遇上海区情况复杂的关键时刻,就必须由我顶上。”

沈许荣清楚地记得,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席卷菲律宾,“和平方舟”号紧急赶赴菲律宾重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任务。沈许荣和战友在出发前24小时调试设备,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出航。当“和平方舟”号经过巴士海峡外围的大浪区时,几米高的巨浪迎面扑来,舰船在狂风大浪中颠簸,人都难以站立。

“风浪特别大的时候,小船不一定能被及时发现,所以还需要用眼睛观察海面情况。”沈许荣努力克服颠簸和晕船的情况,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屏幕和附近海域,最终,“和平方舟”号既没有绕道,也没有减速,迎着风浪,成为第一艘抵达菲律宾的外国医院船。

沈许荣时刻关注着航行状况。

“和谐使命”成为信仰

沈许荣和战友们曾无数次像这样穿越风浪区,默默保障“和平方舟”号的安全,将和平和友爱送到世界各地。

10多年来,沈许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次装备出现故障,他总是第一个冲到现场,快速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抢修方案。他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查阅大量专业资料,汇编了一本近5万字的舰艇装备维修指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多型装备近百项故障排除方法。如今,这本指南已经成为该专业的试用教材,“把自己的经验汇总出来给大家参考,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沈许荣说。

如果说成为海军曾经是梦想,那么现在则是一种信仰。每次远赴海外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抵达某地即将靠岸时,沈许荣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码头在哪儿,但是眺望远方,有大片红色的地方就是目的地。“那片红色就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每每看到炽热的“中国红”,在海上漂泊不定的心也变得踏实下来。

“和平方舟”号满载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成为代言和平的“中国名片”。“2011年,我们完成任务离开古巴时,当地留学生举着五星红旗,一边抹眼泪一边追着船同我们道别,那一刻我的心里是很触动的。”跟随“和平方舟”号驶向深蓝,沈许荣对五星红旗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他来说,“和平方舟”号是第二个家,“和平方舟”的使命就是他的使命。

手机视频成为家人与沈许荣最多的联系方式。

团圆的日子屈指可数

不过,无论“和平方舟”号驶向何方,船安全停泊港口后,沈许荣就会第一时间给妻子报平安。11月21日,在“和平方舟”号抵达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港后,同以往一样,沈许荣给远在启东的妻女打了通电话报平安。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第10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也是沈许荣在“和平方舟”号上的第17年。

在沈许荣的家里有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被女儿沈灵怡圈满了记号,而地图上她所标注的地方,都是父亲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驶过的航迹。家里还有一整面墙摆满了沈许荣从世界各地带回来送给女儿的纪念品。

关于父亲的信息,沈灵怡很多都是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的。由于海上信号差,一旦外出执行任务,“失联”几天都是常事。沈许荣执行任务的时候,妻子陈芳芳会等待他主动联系,手机的“世界时钟”里全是世界各地的时间,这些都是沈许荣曾经到过的地方。“有时候我会在心里推测,今天会不会有信号了,结果没一会儿就联系我了。”陈芳芳笑着说,夫妻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和默契,聊天时彼此也都只报喜不报忧。

沈许荣一家团圆的日子屈指可数,上一次见面还是2024年的春节,陈芳芳带着女儿赶去浙江舟山一起过的年。陈芳芳回忆,他们不仅婚期延后两次,而且婚纱照至今没有拍上,女儿临产时沈许荣也不在自己身边。“刚开始会不理解、会抱怨,但随着对他工作越来越了解,我慢慢学会换位思考,也懂得身为一名军嫂的担当。”这些年,陈芳芳偶尔会带着女儿去看看沈许荣工作的地方,每踏上“和平方舟”号一次,她对丈夫就多一分理解,也更加明白军人的使命。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陈芳芳独自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女儿小时候经常生病,我夜里背着她就往医院跑。去上海、南京的医院也是家常便饭。”陈芳芳感慨,以前那个文弱的自己已经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女强人”。

随着“和谐使命”任务的开展,沈许荣已经跟随“和平方舟”号航行30余万海里,到访了51个国家和地区。但他的“深蓝之旅”仍在继续,家里的那张世界地图上也将留下更多标记……

通讯员施盛夏 汤钦云 袁海鸣 记者黄海

[编辑: 苏敏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