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29
09:54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24日,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母校——南通市实验中学校园,一场以“戏绽花开·剧育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校园戏剧节展演活动拉开帷幕,由学生自创、自编、自演的多个剧目相继上演。作为现代话剧史上留下闪光印记的“小小剧社”发源地,市实验中学有着绵延百年的深厚戏剧教育底蕴。近年来,学校把戏剧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通过聘请上戏、市戏剧家协会专家为学生开设戏剧教育课程、重启小小剧社社团活动、举办校园戏剧节、开展剧本创作比赛等,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让孩子们在戏剧表演中感悟多彩人生。
校园戏剧节展演现场。记者杨镇潇 通讯员冯凯敏
学生主导 营造浓郁戏剧氛围
24日下午,市实验中学新新影院内人声鼎沸,一场由学生编、学生演、学生看的戏剧展演火热开启。从学生们津津乐道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到反映人性美的文学作品《青铜葵花》;从发生在校园里的《虚惊一场的“告别”》,到以家庭生活为背景的《不平静的夜晚》;从讲述同学情谊的《校园日记》,到传递正能量的《诚实可贵》……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一句句经典的台词,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现场不时爆发出掌声和喝彩声。
“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各种电影、电视剧,对演戏充满着好奇,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真正的演员。怀抱着这份情感,我加入学校的小小剧社,也在这里接触到专业的表演。”初二(17)班学生姚赵琦此次在作品《校园日记》中担当主演,演绎了一名内向自卑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发现自身所长,变得乐观开朗的成长过程。尽管角色的性格与本人差异较大,但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受益匪浅。姚赵琦说:“表演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而且在不断试错和反思中,也收获了成长,帮助我们塑造坚韧不拔的品格。”
初一(2)班学生张潇自编自演的作品《不平静的夜晚》获得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好评。作品根据其真实经历写成,表达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够让父母听到我们的心声,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张潇还得到了学校戏剧老师的辅导,他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了解到许多关于戏剧创作的知识,以后我也想开拓思维,尝试更多的创作。”
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发光发亮,实验中学戏剧老师李紫莱由衷感到欣慰,她说:“很多孩子在接触戏剧以后,由内向变得开朗。在这次戏剧节中,他们形成了一定的团队意识;在排练中发现问题,也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迸发新的灵感,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
致敬前贤 擦亮戏剧特色品牌
当舞台上的灯光转入昏黄,观众被拉回到百余年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等一群有志少年同样活跃在这方舞台上,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戏剧艺术。
南通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崇敬中学。20世纪20年代,赵丹等人进入崇敬中学,在此成立了学生社团——小小剧社。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文明戏、进步剧,还撰写小说、散文及剧本,并出版文艺刊物,在南通城掀起一股戏剧之风,并受到了上海左翼剧联的关注。
厚植沃土,孕育“参天大树”。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文艺领域为国家文艺事业栽种育苗,将艺术教育打造成一张独一无二的校园名片。著名文学家、戏剧评论家顾尔镡,国家一级演员、第一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黄小立,国内电视史上第一部大型电视剧《新的一代》导演笪远怀,国家一级导演江平,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导演、著名演员汪俊等相继从这里走出去。
“从2023年开始,我们以戏剧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创建戏剧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实验中学副校长魏晓维介绍说。去年5月,学校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南通市戏剧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共同建立戏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探索创新戏剧教育模式,打造特色化教学,以引领我国戏剧教育育人新模式的目的达成了协议。一年多来,学校重启“小小剧社”社团活动,开展舞台表演、美工道具制作、编剧创作、影视制作、化妆服装设计等与戏剧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招聘专职的戏剧教师,在学校开设戏剧教育课程;邀请上戏、市文联、市戏剧家协会的专家为同学们开设戏剧教育课程,并面向全校教师培训戏剧教育的相关知识。
市实验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冯倩说,举办这次校园戏剧节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是对学校戏剧教育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我们也希望借助上戏、市文联、市剧协的专业力量,提升我们的戏剧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对共建 深耕戏剧教育沃土
活动当天,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与市实验中学携手,正式在该校建立戏剧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上戏戏文系、市戏剧家协会专家学者及学校戏剧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戏剧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展开研讨。
“这一年多的互动交流,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产学研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以戏剧服务社会,并在社会工作当中检验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党总支副书记陈莹说,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平台,今后将以课程共谋为着手,以社团共建为抓手,以剧目共排为亮点,双方互派教师、互派学生,深入开展课程、研学、演出、研究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机制,共同拓展新的课程、剧目、课题以及专著,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具多元性、创造性的成长环境。
本次校园戏剧节导演、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潘光宇认为,校园戏剧节是一个发现人才、挖掘人才的平台。他告诉记者:“通过这一阶段的排练,我们就发现了一些好苗子。我们也将服务好学校,加上学校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的配合,以及上戏戏文系的加持,带动戏剧交流,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戏剧教育浸润他们的心灵。”
魏晓维表示,接下来,市实验中学将继续戏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做到以文化人,以戏育人,崇德尚艺,培根铸魂。“开好一门课,开设好以戏剧教育为核心要素的课程,融入文学、语言、音乐、美术、舞蹈等科目,打造大戏剧课;建好一个社,进一步打造高品质学生社团‘小小剧社’,争取排演出有一定影响力的剧目;组建一支队伍,组建一支大戏剧课的教学研究队伍,力求更好地开展戏剧教育;研好一课题,积极开展以教育戏剧为核心的课题研究,让教育戏剧在我校发展中成为新质生产力;办好一个班,创造条件创办戏剧教育特色班,争取未来能够办起赵丹艺术学校。”
记者张坚 杨镇潇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