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特色+精品+融合,推动文旅品牌“破壁出圈”

2025

02-05

16:05

来源

南通网

举报

分享

□高姝

2月2日下午,“金蛇献瑞乐通城”新春民俗巡游在南大街商圈热闹启动,以欢歌载舞的方式,共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奏响通城文旅春之歌。随着百场文化惠民活动的推出,全市文旅迸发出崭新活力。新的一年,让南通文旅更具魅力,推动文旅产业品牌进一步“破壁出圈”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加大文旅品牌在旅游市场中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深化文旅融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文旅品牌可以利用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创设身临其境的文化场景,开发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营造独特的情感体验,使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感染和震撼。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之一,文旅品牌在赋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区域品牌价值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完善文旅品牌构建,实现品牌价值提升。现代文旅品牌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息息相关,在文旅品牌打造过程中应尽可能以清晰的品牌名称和标识,最大程度展示景区的差异化特质,第一时间深化游客印象和认知,高效地在游客心中构建品牌形象。近年来,南通持续推进旅游品牌化发展战略,提出“南通好玩”的文旅口号,还有崇川的“福地崇川·流连忘返”、启东的“梦启东方·鲜动中国”和如皋的“长寿之乡,诗意小城”等文旅品牌,都在文旅融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需要考虑如何完善这些旅游品牌的构建,深入挖掘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基因,从营销、体验、形象、宣传口号、衍生品、标识等方面,全面打造独属于南通的文旅品牌符号,进一步提升南通旅游的吸引力和整体的知名度。

注入南通文化底色,打造文旅精品项目。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单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游客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味和参与感。南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独特的江海文化、历史悠久的青墩文化、纺织文化、教育文化、盐垦文化、长寿文化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全国知名的蓝印花布、沈绣、板鹞风筝等非遗项目还未能有效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启东评弹、海门山歌、海安腰鼓等南通特色的民间音乐、舞蹈等也未能形成精品项目。通过挖掘和传承南通丰富的地域文化,将其有机地融入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在游览南通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验到南通的文化魅力。

深化各种业态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文化品牌建设为旅游产业跨界融合、链条延伸提供了广阔空间,不仅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科技、金融、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还能整合文旅商品、演艺活动、节庆赛事等产业元素,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让文化与旅游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新的一年,持续推进张謇文化特色展示区的深入建设,推进南通博物苑、唐闸民族工业展示区、海门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启东沿海垦牧文化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创意开发和产业化运营,优化旅游供给,丰富游客体验;风景道沿线要尽量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可聚集历史、地理、民俗等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可行性,紧密结合大运河文化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以及“缤纷百里”沿海特色风貌的塑造,积极推动洲际梦幻岛、江海邮轮港等一系列重大文旅项目,给游客全新的体验,从而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要力求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

当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破壁出圈”的文旅品牌,能成为旅游优化和创新的原动力,凝练区域文化特质、彰显旅游目的地个性魅力的点金石。


[编辑: 姚沁辰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