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阅读

激情与灵感 的碰撞

——读《十五堂书法课实录》

□孟志凯

四年前,我在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书画教室里第一次读到《十五堂书法课实录》,那时刚学书法不久。

“艺术家需要胆,需要天性和纯真,不需要教条和框框。艺术教育是美学教育,也是人生教育,是人求真的渡船,技法教育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胆子一定要大,越是自信,就越能写好。”初读不以为意,写字就写字,提字外的东西干吗?总觉得技法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四年过去了,我终于体会到这是多么真诚恳切的建议,类似这样的话在书中还有很多,都出自这本《十五堂书法课实录》。

这本书无疑对初学者极友善,它所讲述的就是真实发生在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书法课上的事,其中大部分的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书法。在这“珍贵”的十几堂课时间里,执教者(本书作者)从笔墨纸砚讲起,到篆隶楷行草,谈布局创作,篆刻书论,带着大家在黑与白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全书按当时的讲授内容分为三大块十五章:第一块铺垫基础,为后续做导学;第二块讲五体及临习方法;第三块讲创作、书论、硬笔书法及篆刻、问答。第三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拓宽学书者的视野,谈创作布局教大家如何把所学用到作品中,谈书论则告诉大家理论对学书创作的指导意义,问答部分则是针对学书中的许多困惑给出了答案。

书名“实录”,就是把“教授者”和“学生”同时搬进了书里,有随堂示范,学生书写,现场点评,还有随机向现场解答,氛围感十足。阅读过程丝毫感觉不到枯燥和生涩,反而被老师的幽默、学生的稚态以及散文般优美的语言所吸引,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当年那个学习书法的教室。

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把书法实践中的笔法讲清楚,是评判一本书法基础理论书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既要体现专业性,又要兼顾初学者的理解接受程度。在讲授汉隶书写那一章,作者仅用几张笔画示意图和寥寥数语就把隶书的笔法讲得清晰明了,这在其他理论普及读物中是很难见到的,我现在才明白,这是因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富有实践的书法家之缘故。

《十五堂书法课实录》不只在轻松的氛围中介绍了书法的书体、创作、鉴赏等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间将读者往更高的人生境界上去引领。在讲到秦代诏版文字时,引用大书法家萧娴之语:“学书者务必脱略名利,艺术需要痴情,名利场窒息一切艺术”,并提醒学书者在生活中应“敢说,敢做,敢担当”。

我所认识的杨谔也正是如此,博学、平易,有时则率真得让人一时难以接受——比如直言的批评。书法以外,文学、绘画、篆刻他也信手拈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每一个艺种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所以他的身边总围着一群渴慕上进的学生。

文字能见人的心性。《十五堂书法课实录》中许多故事都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写出的,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再漂亮的语言也会显得空洞。曾读过他的两篇长篇散文《那三年》《永和六年》,在海门师范读书时萌生了“作家梦”,并爱上了“写字、画画”。海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启东永和中心小学任教,因为立志教改又有些“鲁莽”,被“升”到永和中学当教师,后又被“发配”到公兴村小学。类似这样并不出彩的“经历”反而磨炼了他的心性,没有浇灭他求美求真的热情,现在都转化为他写作、研究、创作的生活基础。

不久前,我拜访了本书的作者杨谔老师,问及本书写作的初衷,杨老师介绍说:自己接下教学任务后,了解了一下学生原有基础和教学目标,发现没有合适且现成的教材可用。开始三堂课,讲授前列了个提纲,讲授时随兴发挥,事后发现整个过程颇有意思,就动笔记录了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萌生了编写一本入门的书法教材的想法。我想:“那段时间对于作者来说注定是充满激情和灵感的。”打开书本,幽默风趣、鲜活如生的语言比比皆是,由“武术理论家王语嫣”引出书法理论,拿《水浒》一百单八将和汉隶作比,这样天马行空式的思维是只有在特定情景情绪下才能迸发出来的。难怪作者说后来回过头再读书稿,发现那些语言自己再也写不出来了。

作者善于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艺术观点穿插在课堂上,又作为“实录”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书本上。作为读者,我常常被这样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所感染:“追随时风,不思自立,是书者主体精神缺失,审美判断失据造成的。”“要真实、自由、自然地书写,作为书写主体的人是不同的,而‘字如其人’。”“学艺好比参禅,由没有感觉到疑,由疑到悟,由悟到再生新的疑,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进入新境,才有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据初步了解,这本书已被珠海市、湛江市、北京市平谷区等十多个地方图书馆及辽宁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等多家高校图书馆作为推荐书目在线上宣传。

2022-11-09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5678.html 1 3 激情与灵感 的碰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