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新闻

用信念选择 用生命坚守

——追记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周虎

“感觉头有点晕……”2022年11月6日,南通市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周虎在一天的忙碌间歇与同事嘀咕了一句。在长期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中,他早已适应了时不时不问自来的头晕,缓解方法是要么出去散个步缓解下,要么抽根烟“压一压”。没想到,就在当晚,他在应急值守总值班期间猝然倒下。

130多个日夜,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曾被他“处罚”过的人都在默默祈祷奇迹的发生。然而,今年3月19日,这位十三年如一日守护一城安全的“应急人”永远闭上了双眼,57岁的他再也无法看到自己守护的万家灯火。3月20日,海门区委追授周虎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4小时畅联,他始终冲锋在安全一线

“不管几点,只要打周局电话,响铃不超过4声就会被接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冲锋在安全第一线。”海门区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沈阳和周虎一起共事了13年。在他和同事们的心目中,周虎就像大家的“定心丸”。“应急人”都有这样的共识——晚上10点之后的电话,基本不会是什么好消息。只要拨通周虎的电话,他在简单问明情况后都会说一声:“好的,我马上到。”

海门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中队长张丽冬的手机里,保留着这样一张照片:周虎湿答答的头发颇为凌乱,镜片被雾气弄得模糊一片,但身穿反光雨衣、脚蹬雨靴的他,迎着风站在码头上,仿佛灯塔一般指挥着渔民有序上岸。那是2022年9月14日台风“梅花”登陆前一天。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当天清晨,周虎接到应急预警通知,预计“梅花”将于9月15日凌晨5时从海门境内穿过。他立即赶到海门港,现场协调应急部署。300多艘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渔船要在短时间内安全进港避风,因疫情防控需求,几千名渔民上岸后如何隔离?大家住在哪、吃什么?都需要应急人和当地政府以最快速度做出决定。

“小张,你也来趟海门港。”“带双套鞋。”“多带几盒口罩。”临近中午,刚完成在临江新区的安全检查,张丽冬收到了周虎发来的几条微信。赶到海门港时,他第一眼就看到周虎撑着雨伞、全身湿淋淋地站在海堤大道上。倒掉皮鞋里的脏水,换上不太合脚的雨靴,周虎从中午忙到第二天凌晨,身材高大的他穿着反光雨披,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指路牌,组织上千名渔民有序上岸,并协调了一家未开工企业提供宿舍、厂房给大家休息。整整11个小时,填进他肚子里的,只有晚上快9点时的一碗泡面。凌晨5点,台风中心位置来到海门港,那时,大家都已有了避险之处,安心入眠。那两天,周虎不眠不休忙碌了36小时,直到15日中午台风过境,他才和同事们就近找了家小旅馆眯了一会。

周虎说过,天灾难测,但灾前的预防和灾后的救援却掌握在应急管理者手中。每次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发生时,他都冲在最前面。

冲锋在一线,不仅艰苦,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沈阳记得,2014年,三厂工业园区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燃,明火虽然已经扑灭,但车间内还剩多少化学物料?反应釜的情况怎么样了?会不会发生二次险情?谁也不知道。现场一片漆黑,周虎与安全专家一起,举着防爆手电走进现场查看。他们发现,三个反应釜中,一个已经冲料燃爆炸毁,另外两个反应釜的制冷保护也已损坏、反应釜有轻度裂缝,温度上升到40℃左右,如果达到50℃,就会发生二次爆燃,必须立即处置。周虎与安全专家现场会商,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了处置方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12小时连续奋战,剩余化学品被成功处置。走出现场时,大家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一片褴褛,裸露在外的皮肤被空气中的化学成分灼伤,火辣辣地疼。

应急管理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可谓压力山大。周虎常说,应急管理工作是走出来的,最忌讳纸上谈兵。在应急管理局工作的13年时间里,到一线去是他的工作原则,“5+2”“白+黑”更是工作常态。

十余项创新,别人的小事是他眼中“天大”的事

周虎身上有一股钻劲。公共卫生专业出身的他,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后迅速扎根,推出了十余项行之有效的创新之举。“安全为天,服务为本,创新为魂”,就是他提炼总结并始终坚守的海门应急管理核心价值理念。

生产实际中,一些小微事故因损失小、影响不大,不被企业重视,成为安全管理盲点。但事实上,小微事故的发生,恰恰反映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置,小事故也会引来大灾难。在一次常规安全检查中,周虎听到一家企业介绍,将A4纸划破手指的微小事件列入安全事故处置,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2019年,周虎开始研究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小微事故适用范围、报告程序和整改提升措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微事故大数据分析系统,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三厂工业园区一家企业,一年内发生了三次员工烫伤事故,事故虽然不大,但也存在矛盾纠纷。实施《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办法》后,第二年这家企业便没有发生类似事故。后来,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在《江苏省安全生产杂志》刊登,海门经验在全省推广。

周虎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制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评估标准》,相关做法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推广。他克服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紧张、资源匮乏现状,调整安委会、专委会组成,逐步形成“1+14+11”的联网式综合监管体系,取得的成效在省政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他探索的构建具有海门特色的“1+13+X+Y”基层应急体系作为模板在全省推广。他牵头的以“大排查、大辨识、大评估、严管控”为主线的安全生产“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全区7人以上工业企业数,管控了较大以上风险,这项工作比全省面上早做了4年。

这些年来,周虎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举措有十多项。这些做法和经验都是他在应急管理一线走访出来、总结出来、提炼出来的。凭借这股钻劲,周虎同志先后多次获海门区委区政府、南通市的相关嘉奖;2017年受南通市人社局、安监局联合表彰,记个人三等功;2018年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2018年海门市安监局获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集体,2021年海门区应急管理局获评南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决战“过万亿”先进集体。十多年来,海门应急管理工作在南通名列前茅。

4000多个日夜,发展和安全是他最大的牵挂

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13年间,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周虎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抓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一批百亿级、千亿级重特大项目落户海门,给安全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周虎根据形势变化,将安全监管的触角向项目一线延伸,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安全处处长李红斌告诉记者,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2020年落地海门后,周虎第一时间牵头组建了中天项目安全服务站,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一线驻点办公,为项目提供从土地整理、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的全流程安全服务。今年3月,公司三条生产线已全面投产,但安全服务始终没有停步。

在总经理助理殷国富记忆中,周虎是常客,尤其是台风、寒潮等恶劣天气前,总能看到他在项目一线指导叮嘱的身影。还记得项目建设之初,公司准备举办一次大规模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从开始筹备到正式演练的三个月时间内,每一个主要节点,周虎都会赶到现场进行指导。“其实这些事情可以交给部门其他人来负责,但他就是放心不下。”最让殷国富印象深刻的,是去年8月的一次重大事故隐患现场指导服务,当时天气极其炎热,现场100米的高楼,周虎和专家一道顺着铁梯子爬上爬下,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对于周虎来说,检查现场就是他向专家请教学习的最好“课堂”。当天回收的崭新工作服背后因汗水长时间浸泡,已是白花花一片,全是盐渍。采访中,殷国富一直强调,这些年和周虎工作上接触下来最大的感受便是:凡事亲力亲为,精益求精。

从事安监工作这么多年,不少企业见识了周虎在执法检查时的“黑脸无情”,但更多时候感受到的是他的“有求必应”。周虎一直和同事们强调:“去现场核查,问题要讲清楚、隐患要查清楚,但也要注意刚柔并济,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去年8月,接群众举报,海门一家印染企业被查出危化品未使用专用仓库存储等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处10.05万元的罚款。但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骤减,资金紧张,一时间根本凑不出那么多罚款。考虑到企业的难处,周虎同意了罚款延期支付的申请。春节前预付款到账后,企业第一时间将罚款缴清。

这些年,周虎时刻牵挂着发展和安全,但唯独忘了自己的身体。采访中,同事们曾多次提到,他们经常提醒周虎去上海查一下“头晕”的老毛病,但他总是说“有空再去”。未曾想,这一拖便再也没有机会了。

欣慰的是,周虎多年无悔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今年初,省安委办公布的2020-2022年度省级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地区名单中,海门区成功入选,成为南通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

本报记者 袁晓婕 俞慧娟

2023-03-28 ——追记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周虎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0257.html 1 3 用信念选择 用生命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