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生活周刊

少年,你的咖啡啥滋味(二)

◎丁兆梅

用一杯咖啡,换一阵清醒,从敢于直面自找的苦涩到淡定回味当下的甘甜,这个过程本身就意味深长。

当你学做或者品味一杯咖啡的时候,潜意识里流淌的可能不只是咖啡,还有对时尚、新奇、差异、尊重、创新以及自由和梦想等元素的向往。

你为什么想喝咖啡?我问过部分高中娃。一男生笑嘻嘻答:“自己喝一杯,再捧上一杯,装进保温杯给妈妈带回去。对了,她从不加糖。”在下深感佩服:要想心不堵,喝杯苦中苦,这个妈妈不简单。一个女生左右开弓手握两杯说:“给我的运动员同学,拿铁加冰会赐予他们力量,到了赛场上跑得比阿黄还要轻松欢快。”好,运动员加油!还有娃娃说:“投递一杯给英语老师,别的班老师有了,我们班也得有,咱可不能输……”

少年心性与咖啡有着诸多相似性。有的和拿破仑一样,觉得一定数量的浓咖啡会令其兴奋并赋予温暖和异乎寻常的力量;有的如巴尔扎克所说,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伟大的军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战斗……无论是父母家人给准备的那一杯,还是自己忙里偷闲点单的那一杯,以及和同学相聚互相请客的那一杯,看似在品尝液体咖啡带来的苦,实则是偏爱习以为常的那抹甜。

咖啡被人类去粗取精、去涩留佳的技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它曾是古希腊主流葡萄酒的劲敌,也是德国男女钟爱的三餐必备“药引”,作为“黑色的喋喋不休的饮料”,它能够点燃英国人安静理性国民性格中的交谈热情,法国人则将咖啡馆当成了思想启蒙、商业洽谈与日常交流的重要场地。咖啡对于身心的放松滋养,让它拥有着各年龄段的拥趸,由此催生出更为丰富多元的咖啡产品,给了想创业开店做咖啡馆的那类人群更多可能性。放松、休闲、文明、便捷……咖啡馆成了雅致舒适交流场所的代名词,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和铁杆用户,在街头巷尾与中华料理和谐共存,各美其美。

关于咖啡馆的书层出不穷。开一间咖啡馆,听上去很美,其实是一场文化和商业的冒险。新与旧、传统与流行、沿袭与变革之间如何融合?如何找到适合生存发展的落脚点和生长点?以《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为例,书籍出版和咖啡馆连锁皆为作者将梦想付诸亲力亲为的结果,他的“参差咖啡馆”在探求好品味中特立不独行,咖啡、茶、甜点、好书、手作,充分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机会自然更多。此书出版十几年了,还一直被人品读评论,比较难得。作者认为好商业不能太急功近利,用心做事才是核心要义。他细致调查用户需求,理性评估自我能力,避开大而化之的坑,形成精准定位,把咖啡馆做成书吧,把客人当朋友。其成功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开个咖啡馆,曾经是我和好几个朋友蠢蠢欲动的美梦,虽然最终结果只限于梦想——确实没那个时间,或者说没那个命——但这本书我和朋友们的确看了几遍并画过重点,结合作者经历爱好提炼出的中心思想至今不过时:凡事举一反三,用差异化思维精准定位自身的核心价值,更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自我成就。

如果少年变中年,会发现人生诸多体悟除了酒知道和茶懂得外,与咖啡也有不谋而合之处。初尝咖啡,除了感受它的苦、感慨它的香外,脑中其实还盘旋着那些尚未妥善解决的问题,需要咖啡带来兴奋并激活能量。

如此,可尝试在左右为难时去慢品一杯咖啡——你卷任你卷,躺平似乎也不甘,在制作或品味一杯醇香与苦涩并存的咖啡间隙,研磨自己的特长、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适合的节奏,在过滤遗憾与尝试融合中让自己逐渐变得生动敞亮,也是一个好路径。(本栏目由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供稿)

2022-11-0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14682.html 1 3 少年,你的咖啡啥滋味(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