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党委书记 浦玉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既是传道授业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承文明的精神高地。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汇聚起实施“8050计划”的强大合力和不竭动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在长期创建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把准文明创建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适应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作出的重要论断。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更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学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领导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丰富文明创建时代内涵。文明校园不仅包括配套齐全、优质的硬件环境,也包含健全、合理、有效的软件环境。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要从软、硬两方面要素入手,推动学校文化、科研、教学发展,促进师生素质、校园和公共秩序等各方面全面提升。我们围绕文明校园建设要求,对标“六个好”标准,从创建的高度、力度、风度、厚度、维度、尺度等六个“度”出发,坚持常态建设与长效机制并重,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质量和水平。学校连续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
放大文明创建引擎效能。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有力推进了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8位,连续两年实现排名较大幅度上升,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5位,位列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2.07‰,2020软科中国大学造就杰出医学校友排名列第33位。面向未来,我们提出六个第一的发展目标:以“坚持方向”为第一前提,以“立德树人”为第一任务,以“引培人才”为第一资源,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对外开放”为第一窗口,以真抓实干为“第一姿态”,办成办好大学。这也是南通大学向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将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引擎,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