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解放前南通的公路建设

□王士明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泽生水利公司对唐家闸至天生港进行浚河筑路,3月,一条用浚河泥土修筑的长6公里,宽8米的港闸公路竣工,这是南通的第一条公路,也是江苏省的第一条公路。宣统元年(1909),大生资本集团对城区至唐家闸6公里的驿道拓宽改直,建成宽2丈2尺,长8.55公里,煤渣作路面的公路,是为城闸路。

1912年,南通修筑了城区至狼山的公路,即城山路,次年,又集资修筑了长9.32公里城区至天生港的城港公路,这就形成了一城三镇的公路网络。在这期间,南通沿海各垦区、垦牧公司修筑井字形公路。1920年,南通县公署通过征收路政捐、交通捐和向企业集资、团体个人募捐等形式,在全境修筑公路,通过规划,确定了3条干线、5条支线,总长250余公里,桥梁150座。东干线从城区向东,经观永、竟化、三余、余西、三益、吕四至垦牧区;南干线由城区向南,经小海、张芝山、川港至海门境内;北干线由城区向北经唐闸、平潮、白蒲至如皋境内。5条支线为:石港、骑岸至侯家油榨接东干线;四杨坝、合兴镇接海门境内;三余、中心桥接东干线;吕四、竖河镇接海门境内;河口镇、北刘桥至石港。公路兴筑由路工处全面负责,按行政区域划分,以区为单位包干负责,路宽以国家规定的支线公路8米,干线公路10米为标准,泥土路面,路面坡度为2%,路旁种以扁杨。在施工过程中,南通路工处在全国率先使用2台进口压路机。随后,如皋、海门等地也开始征款修筑公路。此时,南通已有公路288.4公里,为江苏省公路总里程的66.55%。1932年,江苏省确定的省道,南通境内为通榆路、东滁路(启东至安徽滁县)、城姚路、啬公路为省道之路。1934年,江苏省首次招商筑路,对南通境内的4条公路,即浦(口)启(东)线(西来镇经南通至启东)、(南)通(赣)榆线(南通经平潮、如皋、海安至东台)、如(皋)新(生港)线,崇(明)陈(家镇)线,招商投资主要修建桥涵、加铺路面,修通后由投资者经营,并列入七省市公路联络线。抗战期间,为阻击日军,公路及桥梁被毁,交通中断,沿线居民在路边种庄稼,任意挖路的现象严重,境内公路无一完好。汪伪政府责令修了汤家园至白蒲、林梓、岔河,孙窑至马塘,白蒲至双甸等6条公路,总长59公里。直至抗战胜利,南通境内通车的公路只有531公里,为抗战前通车公路的55.3%。

1946年1月,南通组建公路工程抢修队,当年抢修通榆线上桥梁37座,建桥1座,搭临时便桥100座,埋水管3道;修如新线上桥梁1座,架便桥1座;维修仙海线上部分桥梁。同时,各区对区内公路包干负责,南通县第一区为公路达标,路面采用煤屑、碎砖石,开采五山之石用于筑路。经过1年的抢修,71条公路中有34条,596.3公里恢复临时通车,占总里程的50.4%。同年,江苏省公路局将南通境内或跨经南通的六吕线、六吕线任南段(任港至南通)、六吕线天南段(天生港至南通)、通启线川北段(川洪港至北新)、通启线海洪段(海门至牛洪港)、启吕线、如兴线(如皋至泰兴)、仙海线(仙女庙至海安)8条公路列为省道。

2022-09-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1825.html 1 3 解放前南通的公路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