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时 评

尊重与呵护公众对文化讨论的热情

□刘曦

近日,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关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斯人”还是“是人”,引发网友的不同意见。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在20世纪80至90年代中,我市的初中语文教材应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那么究竟是“斯人”还是“是人”?实际上,经过网友们大量的严谨考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两种写法并存于教材之中。中华文脉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存在差异屡见不鲜。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静夜思》《将进酒》也存在不同版本。类似“斯人”与“是人”之争,绝非个例。

而这场激烈讨论衍生出的远不止纸面文字之争。虽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二者都没错,仿佛“讨论了个寂寞”,可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专家、官方纷纷踊跃加入,大有“百家争鸣”之势,大家各抒己见、积极探讨、严谨求证,传递出的是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敬畏之情和尊重知识、热爱思考的美好氛围。在这场争论中,大家纷纷化身福尔摩斯,埋首故纸堆引经据典找答案的“抠字眼”和较真精神值得点赞。若是大家都漠不关心,皆抱着“都行吧”“差不多”的心理,那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对诗词、经典的敏感和字斟句酌,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应当被倡导的一种“讲究”。公众在文化讨论中展现出的热情,也应当被尊重和呵护。

“斯”与“是”之争,还从侧面折射出在这个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沉浸执着、静思品悟的弥足珍贵,这是一场文化学术的集体讨论,衬托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这也正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和底蕴内涵,激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妙意境的联想与构建,掀起一场关于中华文化的集体致敬与共情瞻仰。启迪当下,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

对待文化的“较真”,我们应当多一些理性和包容,少一些固执己见和盲目自信,以友好谦和的态度进行交流,才能受益更多。允许和鼓励更多的文化探讨,才能让崇尚知识、追求真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2-11-0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5585.html 1 3 尊重与呵护公众对文化讨论的热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