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南通

服务接地气 企业更暖心

南通边检站依托警务工作室开展水域治理、法律援助等工作——

“边检服务越来越接地气,我们码头企业很暖心。”11月底,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安全部负责人刘书建在参加南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召开的警企座谈会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该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聚焦党建引领

助推口岸治理效能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为旅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感觉非常有意义。”南通边检志愿者袁芸芸说。

今年该站结合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树标杆、做表率、走前列”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打造“江海红盾 国门先锋”党建品牌,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普及出入境法律法规、宣讲疫情防控政策、提供暖心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服务驻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口岸既是联通世界的窗口,亦是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主战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岸通关采取闭环管理勤务模式,期间该站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承担无时差高风险专班勤务任务,圆满完成690人次船员换班勤务;开通“紧急通道”保障30名船员登陆就医,有力策应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聚焦主责主业

主动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南通进入“万亿之城”后,省委寄予厚望,要求“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更好地服务驻地经济发展,南通边检站充分发挥“驻企民警”桥梁纽带作用,推行“警务工作室+网格”管理模式,依托辖区10个警务工作室及全省首个边检“水上警务室”,就近开展水上勤务综合指挥、水域综合治理、法律援助服务等工作,便利广大服务对象。

7月下旬,中远海运重工装备码头受台风“桑达”影响,码头登轮作业区域隔离栏及“三区”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台风过后,警务室值班民警孙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帮扶码头尽快恢复生产作业,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船方损失。

该站组建走访纳谏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开展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形式,累计帮助码头各企业公司解决现实困难和诉求28条,服务保障通州湾扩大开放、指导中天钢铁等预开放码头配套建设、跟进兴东机场客货运航班开通、复航,高效保障极地探险邮轮、海上钻井平台等特种船舶快捷通关作业,赢得了码头企业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聚焦智慧边检

构建精准高效服务体系

“自从有了这台‘电子哨兵’,我们每个班组登离轮核验由以往的15分钟缩短到只要2分钟,方便了很多。”王子码头专班工人杨辰感叹道。

当前,科技引领警务的工作理念在边检工作中逐渐凸显,该站锚定“智慧精准高效”口岸管控目标,在南通口岸布设梯口精准管控系统22台,推进码头视频监控智能化改造,累计监护船舶1978艘次,核验上下外轮人员28000余人次,为驻地码头企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提供有力支撑。

该站在配齐配好硬件的基础上,不断在软件建设上同步发力,持续落实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措施、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十六项新举措,推行简化新造船试航出境手续办理、特事特办服务船员转乘等便利举措,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边检行政许可互联网端申办,做到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累计“一站式”办结短期停留船舶88艘次,免办长三角地区外轮移泊手续426艘次,压缩船舶停留、滞港时间800余小时。

下一步,南通边检站将立足江海国门口岸,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口岸边境稳定紧密结合,同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持续推行便民举措,不断提升边检服务质量,在严格外防输入的基础上,保障南通港进出口船舶快速通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彭军君 本报通讯员 王鹏

2022-12-07 南通边检站依托警务工作室开展水域治理、法律援助等工作——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9182.html 1 3 服务接地气 企业更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