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州湾养殖户曹先生从中华财险南通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的操作系统上,看到刚刚生成的生猪“身份证”,对全新的承保模式“直呼神奇”。
物联网搜集生物电磁波、用“城市上空的眼睛”查勘定损……近年来,南通保险机构在内部信息化基础上,逐步运用AI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农业保险发展赋能,有效提高了查勘理赔服务时效性、精准性、公正公开性。
AI算法+大数据
打造农险承保新模式
“以前,我跟这些猪打交道都‘脸盲’,现在它们有了‘身份证’,真是方便不少!”养殖场内,查验人员孙凌宇拿着手机,为30头母猪逐个扫描,又拍了一张猪圈的整体照片,每头猪便拥有了自己的“ID”信息,养殖场内猪的生物特征也能一图读懂。
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如何精准地管理每一头生猪,是养殖行业一直面临的难题,也是保险行业验标承保业务多年的烦恼。为此,中华财险率先运用了算法成熟的AI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图片或视频素材中的动物特征,如动物两眼间的距离、嘴巴的位置、头骨的宽度以及花纹、各部位之间的比例等,每一头生猪经过脸部识别抓取特征信息,建立独立的3D数据库,形成了类似身份证的“ID”信息,实现能繁母猪终身管理。
中华财险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是养殖业承保过程中的全新突破,通过精准识别,即可判断该生猪是否已经投保或重复理赔,持续提升农业保险的护航能力。
紫金财险南通中心支公司基于云服务,开发“耕地智能识别云平台”数字化平台,运用AI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手段,智能化识别参保地承保面积,避免不足额投保等问题。该平台已成为集耕地参保信息查询、查勘理赔管理、辅助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掌上工具,有效提升特色农业保险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全市各保险机构还借助该技术,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等信息,为农户制定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提高承保的效率和准确度。
物联网+卫星遥感
风险减量涌现新亮点
“水位监测仪为我的仓库加上了双保险,让我安心不少。”13日,市气象局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人保财险南通市分公司农险条线迅速反应,及时将暴雨预警通知到辖区内重点养殖户和种植大户。海安市婷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加圣告诉记者,以前下暴雨,他就紧绷着弦,生怕仓库出问题。如今,他能第一时间获取仓库水位信息,及时预警减少损失。
人保财险农作物物联网监控系统借助铁塔公司的信号站点,实现360度全天候监控,通过对生物电磁波的搜集,发现农作物是否发生病虫害、缺少相关养分等,及时向植保专家、保险公司、农户发出预警,并给出防治意见。
“农业保险的风险减量功能呈现出不少亮点。”市保险行业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广大种植户,不少公司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综合光谱、纹理及SAR特征等,对作物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对倒伏、虫害、冻害、病害、洪涝等灾害进行识别,为早发现灾害、早采取防灾减损举措提供直观、全面数据支撑。遥感技术还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既能联动监测、分析和预警管理,提高农户风险抵御能力,也便于灾后风险评估、损失评估和快速理赔,提高农业保险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华财险还建立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助力农户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共同抵御非洲猪瘟带来的风险。公司创新“保险云鱼塘” 服务模式,通过渔业物联网设备进行水质检测、异常报警、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帮助水产养殖户及时有效地识别风险隐患。
无人机+卫星遥感
塑造智能理赔新生态
“无人机航拍就是不一样,大棚的受损情况一目了然。”今年夏天,依托紫金财险南通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航拍画面,家住通州湾示范区的农户范先生利用保险查勘“无人机”视角看到了风雨后受损的大棚。
6月10日,通州湾示范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短时风力高达12级,并伴有雷暴、冰雹,给广大农户带来巨大财产损失。为了快速、精准地摸排受损情况,紫金财险启用无人机以及农险地理位置系统协助定损。
农险部负责人金佳洪介绍,与普通的拍照无人机不同,保险查勘无人机对图片、图像的要求极高,且需要在重点查勘区域设计严密的飞行路线并精准定位,飞行结束后需要快速回收数据。“收回的照片经过专业化软件的算法处理以后,就能够清晰地识别每个田块的灾害发生情况和灾害发生范围。”
人保财险是省内最早运用无人机的公司,配置有固定翼无人机1架,多旋翼无人机8架。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Pix4D专业测绘软件,可快速对地块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实现“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极大地提高验标、查勘的效率。
记者走访多家保险公司发现,与无人机一样用于理赔查勘的还有卫星遥感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大面积监测,精准选取不同长势地点进行精准查勘,减少查勘点数工作量,提高查勘定损速度。
无人机与遥感技术齐上阵,用“城市上空的眼睛”化解了传统作业方式下面积厘定、大面积下的精准查勘难、定损理赔难等难题,也塑造了南通保险业智能理赔新生态。 本报记者 蒋晓东 顾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