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夜明珠

老宅

□周琴

城市里的房子是商品,开发商批量生产,人们挑选购买,件件有所雷同;我们的老宅却是作品,父母设计搭建,孩子添砖加瓦,宅宅都是心血。

20世纪90年代初,父母决定翻建家里的三间老房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钢筋工,夫唱妇随,房子就建成了。

父亲刚二十出头,就拜师做了泥水匠,向师傅孜孜学艺,几年后能独立带徒弟,前后带了20多个徒弟,街坊邻居谈到父亲的手艺无不竖起大拇指。母亲是钢筋工,手下也有三五个徒弟,却是半路出家;当时父亲所在的建筑工地急需钢筋工,一时又请不到人,吃苦耐劳、从不言输的母亲毛遂自荐,揽起了这份钢筋活。扎钢筋对于母亲而言是零基础,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硬是从施工图纸上的26个字母学起,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少直蟛蜞行头,向北京回来的老师傅求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聪明好学的母亲从看图纸到动手扎,最后已能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让父亲都刮目相看。

“对于新生活,不要先说难,动手做再说,做了不见得有多难。”母亲常这么说,也这么做。这句话早已烙在了我和妹妹的心底,不论求学还是工作,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勇气。

那时,父母用一个礼拜备齐盖房用的砖头、水泥、钢筋,父亲做泥水匠,母亲做钢筋工,夫妻俩分工合作,齐心建宅。不到一个月,二层小楼已初具规模,中间楼梯,两间半对开,厨房上面是平台,供晒物和夏日纳凉。房子外围再砌半人高的栏杆,房子就算正式完工。

“交给你们姊妹俩一个任务,用模具做空心砖!”我和妹妹放暑假了,父母要去工地干活,就把这个活派给了我们。我和妹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觉得比做作业有趣多了。早上,母亲拌好水泥砂浆,教我们把砂浆灌入铁制的模具,压实后在地上来回推,成型后再把模具小心翼翼地向上提起,一块砖就成型了。刚开始觉得像过家家一样有趣,几块砖下来,我们手上就磨破了皮,指甲还碰出了血。我和妹妹没放弃,从第一块砖的“惨不忍睹”到后来的“完美作品”,我们小小的内心满是成就感,也为新房子添砖加瓦了!

母亲每天早晚督促检查“造砖”进度,不到半个月,我和妹妹就把砌栏杆用的空心砖全部做好。下了工地,父母亲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砌好栏杆,父亲还把栏杆涂上颜色,也算简易装修。我们的新家建成了!

入住新家时,我们一起打扫、一起布置,一家人坐在窗口、门边,温柔的晚风吹来,感觉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姊妹分享一根棒冰、争抢糖果时的嘻嘻哈哈声犹在耳旁,母亲等锅里饭熟时跳起的秧歌舞仿佛还在眼前……几十年过去了。

我和妹妹都成家立业,在各自生活的市区买了房,我们一家造的房子已然成了老宅。身子依然硬朗的父母仍住在我们的老宅,老宅里家居设备应有尽有,老两口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假日里,老宅飘出的饭菜香总能吸引姊妹俩奔往家的方向。围坐桌前,一家人细细数老宅过往的点点滴滴。

2022-08-06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06004.html 1 3 老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