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周刊

打野鸡

◎何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打野鸡是没有限制的。

雉,俗名野鸡,属鹑鸡类,形似家鸡。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又名山鸡(商名)、雉鸡。雄雉重2~3斤,羽毛甚美,尾羽40~50厘米,有黑褐相间的横纹,两颊绯红,颈部紫绿色。雌雉重2斤左右,夹杂着黑栗及沙褐色,尾羽较短,一般不超过30厘米,无绿颈和白环。野鸡翅膀退化,不能远飞,稍有风吹草动,便低下头向草丛里钻。有些没经验的野鸡,钻到后来只顾将头藏好,看不到敌对者便以为安全无虞。殊不知,那美丽的尾羽高高翘着,正好给乡村猎人提供了目标。民间对那些做事顾头不顾尾的人就有“野鸡投的胎”之说。捕猎野鸡大多以猎枪直接射击。猎人手持猎枪是土造的,火药也是自制的,民间有“一硝二磺三炭”之说,磺是“硫磺”,炭是“木炭”,即用硝、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土造猎枪,火药和弹珠都从枪口灌入,再用柱形木条从枪口插入,把它压紧,然后以火种引发。就因为这层关系,土造猎枪施放时只宜枪口向上。一俟枪口低于水平,枪管里的火药和铁子儿便会倾泻出来。而野鸡是贴地走的,要想射击它,必须将枪管下垂才能击发。这种用枪法,俗称“挖枪法”。意谓发射时枪头像铲子般下垂,适时引火击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不花费时间练习,到了发射时是难以捏得准的。

野鸡的生殖力非常强,一窝十几雏,生生不息。我们生产队有两个乱坟场,在农村方整化前,很少有人到达,正好有利于野鸡繁殖。一度时期,野鸡滋生繁衍无所制约,乱坟场里野鸡窝随处都是,胆大的农人跑到乱坟场,半天就能捡到几十只野鸡蛋。野鸡多了,吃虫也吃粮。吃不到虫儿,未成熟的麦穗、刚出土的芽,都逃不过它们的馋嘴。过去乡村有猎枪的猎人毕竟很少。没有猎枪,农人也想出了捕猎野鸡的办法:待大多数麦田收割之后,野鸡集中在几块零星的晚收的麦田时,就蹑手蹑脚地在那块田的另一端布下一张粗孔丝网。然后招呼几个年轻人,排成一字长龙阵,手摇铜铃,吆喝着一路赶下去。野鸡习性埋头而钻,钻到尽头,大网早在那里等候,进去容易出来难,结果动弹不得,尽被捕获。农民们不费一枪一弹,也要不着鹰犬,就凭这一招,抑制了野鸡的数量,保住了农作物,也增加了美味。

现在野鸡少了,野鸡也成了二级野生保护鸟类。野鸡不能打了,打了是要吃官司的。

2023-12-20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8402.html 1 3 打野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