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那一刻(下)

打磨

忽然想起上教育公开课前“磨课”的事来。有磨课时间长达数月之久的:一个班一个班地试上,听取众人意见,力争无有瑕疵,最后由执教者背下全部教案,如同打造“样板戏”。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此等公开课,无推广价值,因为与教学实际脱节严重。

艺术作品也有打磨之说。如何打磨值得深思、慎思,必得保留作品之个性与特色,必得保持真诚、真实、锐气与天趣浑成,若牺牲以上数点或其中数点而去追求无瑕与工巧,必损作品元气、神气与生气,乃买椟还珠之举。

经过众人打磨过的不一定胜过原初。曾有一年轻设计师要我就三个徽标发表意见,他最后告诉我:“你认为最好的风格鲜明生动的那个,是我独立完成的;其次的,是我听了老总的意见后修改而成的;最差的那个,是综合了众人意见后做的。”综合了众人想法后的作品,显示出无所适从的样子。

“画符”

常见画师画山水、花鸟,物象构图多因袭前人或重复自己。有极熟练者,下笔不假思索,物象类于“符号”,所谓画画,实为“画符”。所成之画,亦“积木”而已,神、趣尽失。

何也

不少有力、独造、大成者,其学艺乃半途出家,或起步时并无高明者指点,后乃遇高人,苦修而大成。何也?

多巧必伪,因袭多浅,唯感于心而生之法必真而切。初学时技、巧不足,欲表达时遂自造相应之法以应。天分足够者,所造之法凭直觉而成,本质即是以自然天地为师。因物生法是一个体察自然的过程,由表及里,又由里而外。前者是深入的分析,找到隐藏在自然中的“艺术”;后者是总结和归纳,找到隐于自然中的“艺术表现规律”。这一过程,就是由技而道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无中生有”,即是创造。

技艺非关艺术本质,但由此过程中而悟到的道却是。

寻找永恒

书法艺术是通过书写美化后的汉字而产生的一门艺术,但显然不能把对汉字形式的美化看作是书法艺术的终极目标。诗歌也由文字组成,但诗中每个文字的本意显然会千差万别,与一首诗的立意大相径庭,是诗人的思想让它们彼此协调合作,以成“正果”。以书法为例,书家即使书写的是两组不同的文字,只要机缘合适,照样可以表达出相同或类似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构成艺术的材料并不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

艺术的目的是寻找永恒。

“去蔽”

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审美对象,它所呈现的“象”,应该比人们日常看到的自然状态下的“象”更“真”。由艺术之“象”而生的“意”,也超越于自然之象之上。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去蔽”的过程,它通过对现实的揭示,引导人们去联想、思考,撩开蒙在自然真象脸上的面纱。这个过程就像吃螃蟹,撬开硬壳,剔除多余。

艺术鉴赏所要做的,是帮助欣赏者推开横亘在自然真象与艺术真象之间的那扇门,走进真理的殿堂,这也是一个“去蔽”的过程。艺术鉴赏表面上是赏美,实质是求真。

适宜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更适宜于寄托画者与赏者的人生趣向,体现灵魂境界;花鸟更适宜释放性情、表达情感;人物画则适宜于教化,表达“三观”倾向。一些原本作为画中的“道具”,现今上升为“主角”的器物,如农耕的工具,生活所需的衣食等等,可称之为“杂项画”。这类画更适宜也能更灵活地反映社会大千的变化,以及丰富性与复杂性。

绘画汲取于自然,但不是自然物的复制。它已逃离了普通意义的自然而自成一世界。绘画中若无人类语义的寄寓,便不成其为艺术,又返回到了普通意义上自然物的位置。

2022-08-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06025.html 1 3 那一刻(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