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苏中地区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 | “联抗”四年 千秋永恒

2021-04-06 10:18:48 来源:

3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联抗烈士陵园,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了解到“全面抗战八载,‘联抗’四年,只是浩瀚历史长河的一瞬,而影响所在,虽千秋而眩目”。

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存亡为己任,壮大了自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联抗”以外围军的形式,作为一支政治部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了军友,有效打击了日寇、伪军和顽固势力,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联抗”区域是共产党新四军为了夺取抗战胜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建立的政治特别区。其特区方式、特区模式影响深远,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团结抗战 组建“联抗”

1940年10月,新四军黄桥战役的胜利,为建立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里下河地区和沿江一带,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部,鲁苏战区游击指挥部陈泰运部(即税警团)等,仍对新四军心存疑虑,希望在新四军与他们防区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驻守一支彼此信得过的中立部队。对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致电刘少奇、陈毅,同意在苏中地区“成立一支八路军与新四军的外围军”。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决定,由深受各方信赖的国民党战地委员会少将、中共地下党员黄逸峰出面组织这支部队。1940年10月10日,“联抗”在海安曲塘成立,黄逸峰任司令,李俊民、周至堃任副司令,贺敏学任参谋长。

“联抗”部队的建立,在苏中地区树起了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吸引着爱国的人们,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慕名而来的官兵和进步青年就有千余人。

“联抗”部队初建时,下辖4个大队,分别驻防在胡集、曲塘、白米、小白米一线,作为新四军与李、陈的中间地区,并在几个主要驻地设税所,提供军费来源。部队实行连队建立政治指导员制度,配备了文化教员,开设了军政干部训练班,培训政治、军事干部。建立战地工作团,创办《联抗报》。政权建设上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接收和改组国民党曲塘、白米两个区公所,成立这两个区的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代行地方政府职权,从事抗日民主活动。

1944年10月10日,历时四年的“联抗”,圆满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奉命撤销番号,所属一团改编为苏中军区特务第五团,二团改编为紫石县独立团。

“联抗”是诞生于海安大地的一支抗日武装,正如刘少奇所说:“联抗”部队虽然名义上不是新四军,但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的一部分,是一支执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任务的武装部队,在苏中团结抗日斗争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英勇作战 屡立战功

“联抗”在完成统一战线工作等特殊任务的同时,在抗击“敌伪顽”的军事斗争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941年2月,参加了讨伐李长江投敌的战役。2月19日攻克白马沟,20日歼灭姜堰残敌。后“联抗”部队又奉命东返,阻击日军援李部队,在曲塘、胡家集之间的毛家涵子一带与日军交火,激战两个多小时,胜利完成任务。

1941年7月,“联抗”部队奉命北上整训,参加了新四军三师的反“扫荡”战斗。7月中旬随军部由盐城转移至阜宁停翅港,参加了保卫军部掩护军部转移的战斗, 8月随军部返回。

1941年9月“联抗”部队结束在军部整训回防后,在三年多时间内参加了苏中地区多次反敌伪“扫荡”战斗,尤以1943年和1944年的反“扫荡”最为激烈,其中几次以少胜多。

联抗战士在进行射击训练。

在“联抗”进行的多次战斗中,曹庄战斗最为惨烈。1943年春夏,日伪集中兵力对新四军苏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为了灵活机动,联抗部队化整为零,整编为五个连和一个特务排。7月1日深夜,联抗部队分散活动。一连在参谋长贺敏学的率领下,配合紫石县副县长魏翘南等带领的县政府机关,从时堰东南的汤达沟向墩头进发,掩护县政府机关在墩头地区开展工作。划了一夜船,天明方至。7月2日8时左右,我方发现敌人已占领墩头东三里处的曹庄,正向墩头窜犯。贺敏学果断命令副指导员姜亚带一连三排迅速到村东头小桥处阻击敌人,一连主力则在墩头南侧阻击,掩护县政府机关和群众迅速转移。激战中,日军一个海军陆战大队和伪军三十五师赵军山的一个特务团乘汽艇蜂拥而至,抢占墩头,包围了一连。由于河网交错,加之敌人利用优势兵力、装甲汽艇机动性较强,不断进行穿插分割,前堵后截,一连激战两小时,交替掩护,泅水突围。近10时,联抗司令部得知一连被围,速令副参谋长吴光明率二连自江家舍驰援曹庄。二连直插曹庄、墩头之间的杨树沟,陷入包围圈。一连突围后发现二连被困,欲再杀回救援,但为时已晚。二连抗击了十倍于己的敌人,打退了多次冲锋。战士们抖擞精神,同日军拼刺刀,一直苦战到下午5时,等群众全部转移了才开始突围。二连虽然打得英勇顽强,终因敌我兵力悬殊,只能且战且退。这次战斗,“联抗”四大队二连抗击了一个团的敌人,顽强战斗8个小时,日伪军伤亡200余人。二连不到20人突围成功,被俘去30余人,其余人员阵亡。

1944年3月,“联抗”一团遭日伪军4000余人包围,在仇湖墩头突围战斗中,毙伤日伪军250余人,缴枪150余支后突围,出奇制胜竟无一伤亡,受到苏中军区通令嘉奖,《苏中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均做了报道。

修建陵园 永远缅怀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市墩头镇。陵园现占地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8650平方米,另有环园水域10040平方米。“新四军联抗烈士纪念碑”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

1944年11月,紫石县政府为安葬在抗战中牺牲的159名(现葬161名)将士,兴建联抗烈士墓。1998年,黄逸峰同志骨灰安葬至陵园内。

陵园初建时主要建筑有表门、纪念碑、明理堂、墓冢。表门柱由黄逸峰题写“保卫地方国家抛却头颅洒尽热血 效忠民主真理做下榜样留得其名”。门额为“浩气长存”。碑铭原为黄逸峰撰写,后损坏。1982年,“联抗”原副司令员李俊民重撰。1991年,纪念碑翻建。

1983年11月,在纪念碑东侧建新四军联抗历史纪念馆,陈列部分革命文物。2005年,扩建纪念馆,布展面积增至230平方米,展出珍贵历史文物、史料300件。2014年,在新四军联抗历史纪念馆外增设联抗清风户外景点。

明理堂1991年与纪念碑同期翻建,2014年,海安人民抗日史迹展陈布设其中。

2005年4月,黄逸峰100周年诞辰时在纪念碑西北侧新建逸峰阁。2016年,联抗烈士陵园投入100多万元对标门、纪念碑、广场等进行修缮。2020年9月,中共海安市委、市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在联抗烈士陵园布设新四军联抗人物馆。

联抗烈士陵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南通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南通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南通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4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抗日战争遗迹保护单位。

文|记者 吴莹 视频|记者申雯 李凡 季倪昇 编辑:瞿亚楠

+


■党史辑要

苏北临时参政会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新四军进驻海安,苏北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刘少奇致电陈毅,要求立即召集阜宁以南各县党政军代表大会,成立苏中、苏北行政主任公署,继而再召集华中根据地的党政军代表大会,成立苏皖行政委员会及苏皖行政公署,统一津浦路东西两侧各根据地行政领导。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我方应求得逼韩(韩德勤)让步,争取地方士绅,建立民主政权。在此原则上,陈毅积极进行政权建设工作,先以“上动下不动”的办法,着手将新四军东进之初成立的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扩大为苏北行政委员会,委派县长和区长,暂时留用国民党乡、保长,筹备召开苏北临时参政会。

1940年11月7日,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和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长曾山等到达海安。为了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刘少奇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同陈毅、粟裕、黄克诚等研究建立苏北抗日民主政权等问题,听取管文蔚关于苏北临时参政会筹备情况汇报。

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中山纪念堂召开,来自江都、高邮、泰州、扬中、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崇明、丹阳、东台、兴化等14个县的代表共388人,包括各阶层人士,以上层爱国士绅居多。其中共产党员72人、工人5人、旁听代表20余人。

会议通过了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议案,即不承认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为省长的江苏省政府,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任命管文蔚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辖泰兴、靖江、如皋、泰县、如西、海门、启东、南通、江都、东台、兴化等11个县政府,同时撤销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会上,管文蔚代表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了《施政纲要》的报告。会议讨论了团结抗战、实行“二五”减租、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等重大事项,通过了《施政纲领》和团结抗战、改善人民生活、建设新苏北等决议。根据陈毅的提议,经过反复磋商,选举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朱履先为副议长,公推韩国钧为名誉议长,聘请了“参议员”,选举了驻会代表委员会委员20多人。会议结束前,刘少奇、陈毅到会与代表见面并先后发表演讲,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

苏北临时参政会的召开,促进了苏北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北抗日斗争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共继黄桥决战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在政治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士绅的拥护和支持。会后,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县都先后成立了“参政会”,建设“三三制政权”,开展“二五”减租,团结友军共同抗日,为争取苏北地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色传承

海安:用好红色资源 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3月22日,海安市启动“永远跟党走——海陵薪火传承工程”。

作为苏中革命老区,海安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海安市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教育,借助联抗烈士陵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海安市博物馆、高凤英烈士纪念馆、中共营溪支部纪念馆等红色载体,集中力量挖掘梳理红色资源,不断丰富海安红色文化内涵,持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使红色革命精神火焰成为新时代教育干部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据了解,“永远跟党走——海陵薪火传承工程”包含12类重点子项目,涉及海安组织系统、宣传系统、党校、史志工委系统、妇联系统、团委系统、文广旅系统、教体系统、退役军人事务局系统、农业农村系统、卫健系统、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不打烊”“显成效”。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