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南通新闻>>时政>> >>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宋林飞教授:南通调整行政区划是为了更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2020-07-18 09:06:43 来源: 南通网

近期,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经国务院批准将进行调整。南通是我的家乡,我母亲出生在海门,我读过书的南通中学位于崇川区,所以南通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地区是我牵挂的地方。

去年6月,省民政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组织专家与南通市的老领导对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区划调整报告进行过一次论证。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原则上都是同意的。在形成的专家组意见书上,我也签了字。这里,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一、南通建设“北上海”,首先需要建成“Ⅱ型大城市”

南通要建设“北上海”。最早我是在上海一次论坛上提出来的。我说,上海在建设东上海,浦东大开发。江苏在建设西上海,苏州大发展。浙江要建设南上海,要建宁波大桥。南通要建设北上海,希望早日崛起。

南通建设“北上海”,就是要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大都市圈沪苏通核心三角支点城市。怎么建设?首先是要建成大城市。现在南通市城区还不大。要多大呢?2016年,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南通的定位,是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Ⅱ型大城市”。

南通部分行政区调整专家论证会召开前夕,我看到“国家Ⅱ型大城市名单”中的南通市城区人口是116.26万人,在江苏低于苏州、无锡、徐州、常州、淮安、盐城等Ⅱ型大城市,仅仅高于扬州。可见,南通城市的首位度还比较低。其中,“西上海”苏州已经达到269.78万人。显然,南通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偏低,难于支撑作为上海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2009年通州市撤市建区,对于南通城区发展是有效的。海门紧靠南通主城区,撤市建区有利于城区交通、产业联动发展,是南通Ⅱ型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南通要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关键是要培育同城效应

2016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南通要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关键是要突出“同城效应”。我母亲的兄弟姐妹大多在上海,我读小学初中时,暑假期间她常常带我从海门青龙港乘船,去上海舅舅、二姐家。海门以前商店里的商品,一般是从上海进来的“上海货”。青年人结婚前,要去上海买东西。发展乡镇企业那时,许多农村干部到上海找亲戚老乡中的“星期日工程师”或者供销渠道。这就是上海与南通的天然联盟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南通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必须积极培育同城效应。南通在培育与上海的同城效应方面,海门具有与上海地理接近、亲属关系资源丰富的优势。海门撤市建区,有利于南通对接上海,加强南通与上海的人际交流与要素流动,从而更好地推进南通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在设区市市级层面统筹家纺城、科技产业园等高质量水平建设,进一步推进南通与上海的产业合作,对于南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南通建设“Ⅱ型大城市”,需要布局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

南通大城市建设,有利于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布局。南通新机场是上海国际航运枢纽的组成部分,国家正在规划选址,地跨通州、海门两地。海门撤市建区,有利于南通统筹布局新机场等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这是我们支持海门撤市建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再说说通州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其南翼宁波—舟山港建设基本到位,北翼南通海港太弱,需要建设通州湾组合港。海门撤市建区以后,东灶港等纳入通州湾组合港规划与建设更加顺理成章,这将有利于扩大通州湾港口吞吐量等整体实力。同时,北沿江高铁、沿江通海港区到通州湾港区的专用铁路,都贯通海门。

海门撤市建区以后,与南通主城区一体化、同城化、均等化的步伐,随着即将开始的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到来,一定会加快。“Ⅱ型大城市”有条件建设地铁,南通主城区已经规划的8条地铁,其中6条通过通州区;以后这些地铁的延伸线,或者可能开辟专线通达海门区。这对于海门区居民来说,应该是乐观其成的。

四、南通建设“Ⅱ型大城市”的路径,重在提升主城区的辐射效应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首先要形成要素集聚效应,然后激发要素辐射效应。人是最具活力的要素,大城市建设中应该使主城区形成较高的规模效应。南通主城区包括原崇川区、港闸区,其中港闸区规模较小。将港闸区与崇川区合并,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强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同时,减少了一个区级行政建制,精减了机构,有利于今后减少行政开支。

提升南通主城区的要素集聚效应,重点在于创新资源的开发。南通大学等在通高等院校,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建议南通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重视这一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推进“官产学研一体化”,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链,构建配套的政策体系,瞄准科技创新前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将南通建设成为新兴的创新名城。

期望家乡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走到江苏的前列,使家乡人民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