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南通新闻>>时政>> >> 正文

济济英才聚江海 创新创业助发展——我市近年人才工作回眸

2020-10-26 09:20:50 来源: 南通网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

发展的南通,求贤若渴;腾飞的南通,海纳百川。

岁月如梭,“江海英才周”已走过了10年。一直以来,南通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尤其在“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江海英才集聚工程”,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为总纲,从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资金扶持、载体建设、环境营造和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全市人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引才聚才效应不断凸显,人才成为了推动南通产业和科技竞争力全面提升的“强引擎”。

革新制度引人才

城市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全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吸引人才来通创新创业,区域人才竞争力显著增强。

“我市连续9届成功举办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活动和‘智慧建筑’、‘智慧纺织’等各类主题创业大赛。可以说,江海英才创业周已经成为南通具有一定海内外知名度的集人才、技术、项目、资本、载体等多种发展要素为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王亚雄说。

2010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南通市江海杰出英才奖评选奖励试行办法》《南通市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评选奖励试行办法》《南通中高技能人才成就奖评选奖励试行办法》,明确未来5-10年南通市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举措。并首次设立“江海杰出英才”奖、南通市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南通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最高奖励100万元。同年7月,首届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成功举办,1000多名海外人才踊跃报名,2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6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34家猎头公司,300多家名优企业,以及各类人才近2000人参会,促成了一批人才智力合作成果和创业项目落户。

人才优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20个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充分发挥议事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能作用。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实施人才工作“述评考”制度,每年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向各县(市、区)反馈;每季度对各地人才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将督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各县(市、区)委反馈,“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将省“双创”等重点人才发展指标作为人才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办法,进一步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人才8条”及22个配套实施细则,聚焦人才引进、创业扶持、机制创新、使用评价、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去年,我市又从实际出发,出台了《关于实施高层次双创人才倍增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江海英才“一卡通”服务实施细则》等人才新政,打造以往政策体系的升级版,充分体现了南通爱才、聚才、用才的诚意与决心,为量质并举地做好引才聚才工作,让人才在通安心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优化顶层设计,还需要配套机制作支撑。我市探索建立科技人才离岸创新、财政性人才发展资金“拨改投”、创业投融资风险补偿、创新产品首套首购等机制,大力鼓励人才在南通创新创业。全市人才工作全面接轨上海,举办“月月有·家家到”系列活动,大力实施沪通人才合作“三个一百工程”,重点推动南通100家科创型企业与沪上100个重点学科的创新团队开展深度对接,引进符合双创类高层次人才102名派驻引才专员123人,推行沪上“飞地孵化”和“离岸创新”,市县两级共在沪设立离岸孵化载体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实现了“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积极打造上海交大飞马旅(南通)科创园等合作平台,主动承接上海科技人才与成果转化,主动对接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战略,承接上海科技人才资源,进一步放大了沪通人才合作效应。

“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双创人才引进等人才发展的重点指标上,南通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二,累计引进省“双创人才”533人,圆满完成较“十二五”时期翻番、实现倍增的目标。今年,我市入选双创人才77人,其中创新创业类75人、高技能创新类1人、卫生创新类1人,双创团队5个,双创人才数、双创团队数均列全省第二。

不遗余力聚人才

“厂房免租5年,人才公寓3年免租,政府贴息贷款等等,凡是符合条件的,我们都享受到了南通人才政策的优惠。南通对高新产业的重视,让我很感动。”江苏睿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卿志荣向前来考察的投资人介绍时一脸自豪。因为生物医药产业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较长,当初卿志荣曾去广东、合肥等多个地方考察是否适合创业。2016年5月,卿志荣最终选择了在通州创业。卿志荣和他的团队入选“江海英才”计划后,我市人才部门通过人才政策支持或者帮忙牵线募集资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远超预期。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市深入组织实施国家级人才计划、省双创计划,市江海英才计划等一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吸引海内外英才集聚江海,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江海英才”计划实施10年以来,累计资助441人(团队),其中创业类人才253人。同时,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一批由高层次人才领办,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特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4位院士来通自主创办企业,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84人入选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29人入选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对象。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毛蔚、蒲晓武等来通创办企业,产品因科技含量高,已快速占领细分市场。在智慧建筑领域,形成了以欧进萍院士、李国强院士等创办的企业为代表的国内土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袁宏亮团队首次在国内推出户用储能系统产品,年产值已突破2.5亿元。董绍明院士领办的企业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致力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在生物医药领域,何伟、沈月雷、罗顺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通创办的企业,已成为相关领域的佼佼者。以马海燕、朱鹏、鞠健宏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创业“新四军”们,技术创新度和人才集聚度高,效益利润增长快,开始启动申报IPO,准备进军资本市场。

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当好高质量发展“智囊团”。我市从2010年开始选派科技镇长团,2014年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至目前,我市累计选派团员820名,在全省规模最大、层次较高、结构较优。2020年,我市共选派团员106名,团员总数、清华北大团员人数、省外团员比例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十年来,科技镇长团先后促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南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协助企业申报省级以上各类项目702个,帮助企业申请专利5220件,获得授权专利2350件,累计帮助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1500份,签订合同1200份,引进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200余人。科技镇长团已成为我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成为推动南通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至去年年底,市区引进的自主创业类人才累计新增投入57亿元,新增人才总数3841人,其中博士352人、硕士425人,高技能人才595人,新增人才参加社保2424人;新增申请发明专利594个,软件著作权156个;累计形成销售65.9亿元,上缴税收6.08亿元,其中,销售超千万元企业44个、超5千万元企业23个、超亿元企业15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

创优环境留人才

“在2020南通市长北大行、清华行活动现场,我们共收到简历372份,其中博士113人、硕士248人,现场签约27人,活动成效远超以往。说明南通的人才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了。”16日,在江海英才创业周新闻发布会上,市人社局局长凌建华在介绍我市人才新政施行情况时欣喜地说。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拴心留人的先决条件。识才、爱才、用才,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

“江海英才‘一卡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可以说解决了我们在南通创业的后顾之忧。”领取“一卡通”后,在通创业人才周文智高兴地说。

拿出真招实策,为人才解决实际问题。2018年,南通在全省率先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将人才各项生活和政治待遇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2019年,我市出台人才新政,创新建立江海英才“一卡通”和“一站式”服务体系,把分散的人才服务事项整体“打包”,在全国率先将人才服务事项予以全面公示,首次公示涉及40个职能部门单位、近100项人才服务事项,列出责任清单与服务清单,打造创业支持“一条龙”、安居保障“多元化”、综合补贴“全覆盖”、保姆式服务“一卡通”的样板式服务。在今年的“江海英才周”上,我市将发布江海英才“一卡通”2.0升级版,市委组织部联手苏州银行,以实体卡和电子卡两种形式,面向国家、省、市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卡、一贷、一平台”的全生命周期人才金融服务和技术支持。

拿出真金白银,招才引智诚意满满。去年以来,针对高校本科毕业生,在我市工业企业工作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我市给予三年每月1000-5000元不等的综合补贴。对高水平企业创新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配套奖励、最高50万元的配套补贴。各县(市、区)板块分别兴建人才公寓、职工公寓,针对不同类别人才,以免费入住、租金补贴、优先购房、货币补贴等形式满足人才居住所需。根据人才层次,一次性购房补贴从15万元到150万元不等,市区热点楼盘拿出30%的房源优先提供人才选购,对入选515计划、江海英才计划等的高层次人才给予4倍公积金贷款额度。

“我们尽力让人才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凌建华说,市人社局着力构建集成式、系统化、综合性的人才服务平台,服务业务包括人才生活津贴申报、人才优先购房资格认定等13项具体事项,所有业务实现“一次提交、自动校验、全程网办”。至目前,市区企业本科生综合补贴核准申报人数达2871人,首期发放971人总计645.7万元。共发放江海英才“一卡通”600余张,896人获得人才优先购房资格,为718户高层次人才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金额超7.6亿元,户均105万元,给人才带来“真金白银”的获得感。

“南通给了我们资金、场地,甚至市场,还有包容失败的机会。能够在南通创业是一种幸运,我对未来充满着信心。”江苏亮的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春风感动地说,自己曾带着眼视光健康管理系统服务平台项目参加了我市的“人才+金融”活动路演,在人才部门的帮助下,当场就获得了天使轮融资500万元。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为契机,深度对接上海科教人才资源,将南通建成上海及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创新成果的承接、转化基地,全市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王亚雄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人才新政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修订《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围绕南通重点发展产业,尤其是新兴发展产业,深度推进产才融合,加大创业创新类人才培育引进力度,以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确保全市人才总量和质量规模的整体实力,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叠加惠及南通,南通迎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重才引才的社会氛围也日益浓厚。在GDP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当口,南通正成为群英荟萃、创新创业的一片沃土。 

记者 张烨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